传承治学风骨 铸就玉米种“基”
特约通讯员管静摄
杨允奎 省农科院供图
□本报记者 阚莹莹
1932年的一天,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位30岁的川籍年轻博士与导师们一一告别,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此时的祖国,国贫民困,广大人民深受战乱和饥饿之苦。这位名叫杨允奎的年轻人,怀抱为国兴农之志,创办了现四川省农科院的前身四川稻麦试验场,成为了我国杂交玉米育种事业奠基人之一,开启了四川乃至全国玉米杂交育种的辉煌时代。
前浪引领,在杨允奎之后,四川省农科院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玉米学科带头人;后浪奔腾,一项项成果不断涌现,创造了一段段全省玉米科研的辉煌历程。
一腔报国热血 浇灌丰硕成果
1932年,杨允奎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在美国任职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1933年,他在河北保定省立农学院任教并从事玉米杂交育种工作。1935年,他应聘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自此拉开了西南玉米育种研究的序幕。在四川大学任教期间,他连续在美国《农艺学》杂志发表关于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报告,这些学术论文的发表为西南和我国玉米育种初期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年,在受命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之后,杨允奎教授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和带领科技人员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资源普查,撰写了《玉蜀黍农家品种改良推广纲要之刍议》,1942年又撰文《杂交优势之各家臆说》,最早向国内介绍玉米杂交优势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在美国诞生。杨允奎通过与美国校友的国际合作,获得一些美国优良的杂交品种。杨允奎用远渡重洋的玉米品种和四川当地的品种进行杂交,开始培育自交系。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和同事先后培育出五十多个玉米双交、顶交优良组合,在当时增产幅度达到10%-25%。在当时的抗战后方,杨允奎主持玉米育种工作的卓越成就为农业界所瞩目。
抗战胜利后,杨允奎开始致力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玉米综合种,将9个优良自交系混合授粉,育成6个综合品种。其中的川大201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仍是四川部分地区的玉米当家品种。而从美国杂交种分离出来的优良自交系可-36、D-0039和金2都是玉米育种的宝贵原始材料。
良师功成远去 风范犹存世间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一丝不苟,马马虎虎不是科学。”这是杨允奎的学生和助手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除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杨允奎留下的,还有刻苦严谨、注重实践的科研作风,这成为后来省农科院玉米科研团队代代传承的珍贵财富。
“我永远忘不了和杨允奎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回忆起杨允奎,今年86岁的玉米育种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原副所长滕耀聪记忆犹新,“那一年我25岁,刚参加工作不久,在院里的玉米旱作队锻炼。有一天在试验田里中耕除草时,第一次见到杨允奎先生。当时他已60多岁了。让我惊讶的是,老先生除草的速度比我们年轻人还快!”
在滕耀聪的记忆里,当时杨允奎已是全国有名的玉米育种大专家,平时并不容易见到,而最能见到他的地方,多半是在玉米试验田里。
这样的工作作风,早在杨允奎回国时,便开始发扬。在创办四川省稻麦试验场之后的全省品种资源调查中,这位吃过"洋面包”的教授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跋山涉水,吃干粮,住农家,历经数月,考察了52个县,获得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数据。在67岁时,他为尽快解决雅安山区玉米生产良种化问题,还亲自奔赴宝兴县高山区考察。
杨允奎严谨的工作作风也给滕耀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允奎先生对我们有一个工作要求,田间调查后收集的资料要立即进行处理。有一次我的一位师姐在田间调查后,收集回来的样本没有及时整理,放在办公桌上。这一幕被杨先生看到了,这位师姐当即就被调离到其他岗位。”
“在先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敢为人先的学术思想的引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学科崛起,成为了西南山地玉米方面科研优势单位,在全国玉米界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滕耀聪告诉记者。
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省农科院玉米科研团队成果频出,迎来又一个黄金年代。
上世纪80年代,作物所玉米团队通过研究四川省五个玉米不同生态区的特点,选育、引进适宜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做好区域化布局,研究了种子保纯繁殖技术,提高了繁殖制种产量,并总结出杂交玉米区域化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四川省玉米的持续增产,经济效益显著。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世纪90年代,玉米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技术以遗传改进方法,改进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克服了用玉米自交系制种因近交衰退导致的产种量低且不稳的问题,是玉米种子生产技术的一项重大改进。1987年-1989年,这项研究中两个改良单交种的推广面积达159万亩,制种57828亩,1991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到上世纪90年代末,玉米团队自育成功第一个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成单14。至1997年,该玉米品种累计推广1217万亩,新增产值7.6亿元,1998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传承科研作风 浸润层层后浪
“我的治学方法,就是一个‘笨’字。”杨允奎曾这样风趣地总结。而这其中,蕴含的是农业科研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成果的道理。
前浪奠基,后浪接旗。进入2000年以后,作物所玉米团队逐渐由张彪、杨俊品、唐海涛、何文铸、谭君等新时代的玉米科学家接棒,刻苦钻研的作风随之传承。
“每一个科研团队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作风,而现在玉米团队发扬的‘下试验田、下示范田、下农民田’的‘下三田’作风,正是由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杨俊品告诉记者,“以玉米为例,一年就只能种植一季,科研人员就只能观察一次,而一个完整的观察阶段可能需要持续好几年。而要真正收获成果,则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就要求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
上世纪 90 年代末,玉米团队成立课题组致力于分子研究。在当时,南方高温高湿气候造成玉米纹枯病严重,发病率高,人工防治难度大,一旦发病玉米减产 15%-30%甚至绝收。因此,分子研究的目标,就是找到玉米纹枯病的抗源,以此选择到抗病自交系和新品种。
项目组在从墨西哥引进的400份资源中筛选到玉米纹枯病抗源CML270,随后开展抗玉米纹枯病分子标记研究,最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抗病自交系和新品种。当时由于实验室条件很差,大部分实验程序都需要手工进行,基因定位难度极大且进度较慢。实现这一成果,课题组就用了10年时间。
完成一项研究需要10年,而获得成果并被认可可能需要数十年。
上世纪90年代末,四川玉米生产环境胁迫严重、病害频发、品种品质较低等问题突出,在当时,培育绿色优质品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但长期以来,抗病性强、品质优等种质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绿色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为此,团队专家张彪带领课题组以引进的优异国外种质为材料,育成了四川及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698-3,组配了11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优良杂交种审定,累计推广有效面积为2500多万亩,增产玉米7.6亿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育成突破性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成单30,在西南累计推广 1900 多万亩,增产玉米6.2亿公斤,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玉米单产和总产上新台阶、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项成果分别于2008、2015 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从1996年开始,杨俊品带领课题组以引进、挖掘绿色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和基因资源为突破口,历经 20 余年,挖掘出大批优异种质,创制了一批优异自交系,培育出系列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有力促进了四川省玉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时光荏苒,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团队创立至今已80余年。后浪奔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研究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新品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正是一代代科学家默默守护,才换来当今的仓廪实且衣食足。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月萍记者杨棕贤)为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近日,雅安市...
宝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宝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