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彩虹》展现夹金山生物多样性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蜀山彩虹》
该书作为四川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科普丛书之二,以画册的形式,用128张图片集中展示了《蜀山彩虹》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各种经典的瞬间,向受众展示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特征,让其感受宝兴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宝兴这个隐藏在我国西南崇山峻岭间的小县城,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邛崃山脉中段,夹金山南麓,东邻芦山县,东北与汶川县交界。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科学家在宝兴发现并命名的动植物物种约400余种,其中大约30多种植物和超过50种动物以宝兴命名。
成立于1975年的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宝兴县的东北部,这里不仅是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核心区,更是川金丝猴、小熊猫、珙桐、绿尾虹雉等现今明星物种的发现地。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群山连绵,河谷纵横,箭竹茂密,水热资源充沛,植被垂直分布带分明,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公认的物种基因库。据不完全统计,中外科学家先后在保护区及周边发现并命名了431个动植物新物种,其中植物193种,动物238种。19世纪,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谭卫道(即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发现的动植物新种(亚种)就达数十种,其中包括动物“活化石”大熊猫,植物“活化石”珙桐,昆虫“活化石”大卫两栖甲等。
宝兴地区共有兽类8目25科103种,鸟类15目54科286种,两栖类2目9科24种,爬行类2目11科32种,鱼类2目3科6种。其中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豹、云豹、林麝、四川羚牛、绿尾虹雉等更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此外,宝兴地区共有植物种类155科571属1837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中国特有种高达907种,几乎占保护区所有植物种数的一半。从海拔900米的常绿阔叶林到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等,在该地区均有成片分布。
绿尾虹雉为中国特有,作为一种高原大型珍稀雉类,野外数量少,人工繁育难。为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记录绿尾虹雉的野外影像资料,2015年开始,应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邀请,野性中国工作室的摄影师团队开始在保护区进行为期两年的拍摄。拍摄期间,拍摄团队成功找到绿尾虹雉的繁殖巢,第一次用影像完整记录下野外绿尾虹雉繁殖行为及育雏的全过程,以及野外绿尾虹雉的求偶炫耀舞蹈及集体求偶行为。同时,摄影师团队也记录到了大熊猫、川金丝猴、血雉等众多物种的影像,极具观赏、科普及科研价值。
绿尾虹雉 吴秀山 摄
深圆齿堇菜
鹰雕 庄小松 摄
川金丝猴 董磊摄
珙桐 董磊 摄
雪鹑 吴秀山 摄
延伸阅读
绿尾虹雉
虹雉是一类生活在高山区的大型雉类,也是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余脉的特有物种。因雄鸟拥有极其华丽的宛若彩虹般艳丽的羽毛而得名,是对雉科虹雉属的统称。现今在此区域内共发现了该属中的3个物种。以最为原始的白尾梢虹雉为中心向东西扩散,分别演化出了绿尾虹雉和棕尾虹雉。而这三个种在我国均有分布,但只有绿尾虹雉是我国的特有种。
作为杂食性鸟类,绿尾虹雉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隐匿在山沟的灌丛下,清晨和傍晚在草木稀疏的草甸上寻找食物。尤其在贝母覆盖密度较高的地块,是其取食的主要活动区域。由于绿尾虹雉对贝母有着超高的喜爱度,使其又得到了“贝母鸡”的俗称。
觅食时,绿尾虹雉基本不会像一般雉类那样用脚爪刨地,而是用强而弯曲的喙在地面上挖掘、啄食。当遇到地表露出的贝母地上茎时,它们会左右摆动头部,将喙钻入地下,取食贝母的鳞茎,以及周边的蚯蚓和虫蛹等。经其取食后,地面上会留下一个“V”形的洞口。
绿尾虹雉有较强的集群性,相邻的个体经常会聚到一起活动、觅食,但群体结构松散,个体间基本没有交流。在休息时间,常见一只雄性个体站在高处的杜鹃树上警戒,其余个体则分散在周边的灌丛下休息。
亦楠整理
新闻推荐
雅安日报讯“今年返岗务工的路让我十分难忘,感觉暖心、贴心。”2月12日16时,宝兴县蜂桶寨乡村民刘欢等14名农民工通过...
宝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宝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