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教授”胡锦矗: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南充晚报 2019-06-12 01:01 大字

■ 南充晚报记者 陈松

胡锦矗,大熊猫研究领域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年逾九旬的他,不仅被誉为我国“熊猫教父”、“熊猫教授”,也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品《卧龙的大熊猫》、《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等,基本囊括了他对大熊猫研究的方方面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6月10日,记者采访了荣誉满身的胡锦矗老人,他依旧热血澎湃、激动不已:“保护大熊猫,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育报国 到校报到带一箱子动物标本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里, 每天清晨都会出现一个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身影,这个身影就是胡锦矗。胡锦矗何以成长为享誉全球的“熊猫教父”?这还得从他求学说起。

忆及青年时代, 胡锦矗许多美好回忆涌上心头。 他坦言, 自己生性淘气,在成年之前不学无术,经常逃学上树掏鸟窝、下田捉泥鳅。

1938年, 适逢抗日战争胶着鏖战,武汉沦陷,当时许多学校西迁,胡锦矗求学所在的万县,一下子成了思想荟萃之地。他在这里第一次“睁开了双眼”,教育报国的理想由此萌生。

1950年,胡锦矗考入四川省立学院教育行政系。后来,因为学校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原西南师范大学前身)等原因,他又从师范类专业转到了生物系学习。谁能想到,这看似不经意的“一转”,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从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胡锦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生班, 系统地学习了脊椎动物理论。毕业后,他回到了南充师范专科学校(今西华师范大学前身)生物系任教。他回忆说,当时拖了一口大箱子到学校报到,里面多半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动物标本。“回想起来,这可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临阵受命 组建调查队研究大熊猫

在南充师范专科学校,胡锦矗精耕细作,逐渐成长为四川省内知名的野生动物专家。但在参加工作的前10多年,他的名字还未曾真正与大熊猫联系在一起。

胡锦矗回忆说,1972年,中国外交史上一件重大事件发生———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宣布赠送美国人民一件隆重的国礼、来自四川省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当年4月2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动物园。

正因为“熊猫外交”显示出的非常意义,1973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区召开座谈会, 决定弄清我国野生大熊猫数量。次年,胡锦矗临阵受命, 组建了一支30人参加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前往卧龙, 开展我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这次调查研究,历时4年,行程9万公里。艰难的行程终获回报,胡锦矗主持写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该报告20多万字,确认野生大熊猫约2400只。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他发明的利用熊猫粪便比较法, 研究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成长史、发情期等,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

基于胡锦矗科研团队的调查情况,国务院批准将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批准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为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心系熊猫 关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随后,国家决定加强大熊猫生态学研究。大家熟知的‘五一棚’便是由此而来。”胡锦矗说,“1978年,我们决定在卧龙保护区建立生态观察站。我们走了许多地方,最终发现一块靠近小溪沟的平地,既方便研究人员搭设帐篷,又方便取水,便决定生态观察站建在此处。”

“之所以叫‘五一棚’,就是因为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胡锦矗说,通过在“五一棚”的观察,研究人员对野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繁育规律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他领衔写的《卧龙的大熊猫》著作就是这次研究成果的结晶。“应该说, 从生态学角度专门写一种动物, 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在国外,针对大熊猫这样的动物的著作也不多。”

“这些年,我国的大熊猫数量确有增加, 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也在进一步改善, 这是对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极大认可。 保护大熊猫, 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胡锦矗欣慰地说,目前自己仍十分关注大熊猫保护领域的新动向, 如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等, 一定能更好地推动大熊猫保护。

几十年来, 胡锦矗不仅把爱给了大熊猫, 也毫不保留地倾洒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从1984年在西华师范大学带研究生开始至2007年, 他对学生都是倾囊相授, 培养的研究生就有100多人。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魏辅文,就是他教授的首届研究生。

现在,胡锦矗虽早已离开教学岗位,但基于他对科研和教学事业的热爱,学校仍为他保留有办公室, 他也坚持每天前往学校工作。

新闻推荐

宝兴县检察院微电影开拍

本报讯(记者曹晋敏)昨(23)日,由宝兴县检察院与四川法治报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桑吉的希望》(暂定名)在该县硗碛藏族乡正式开拍...

宝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宝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