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女拍纪录片 记录家乡传承民族文化
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村民安卡曼,拿起相机拍摄反映乡村变化的纪录片,并学习纺织技术,传承本民族文化。
安卡曼(右一)向村民展示她拍摄的照片。
雅安市宝兴县夹金山下硗碛藏族乡,青衣江从这里发源,经过安卡曼的家后一路向东。今年35岁的安卡曼,和丈夫一起在这里经营藏家乐,发展特色旅游,搞特种养殖已有十多个年头。
闲暇时她遍访村中老人,学习传统纺织技术,并拿起相机拍摄身边故事。安卡曼的愿望是要用相机为自己家乡建立一份影像志。
排众议
开起藏家乐搞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的硗碛藏族乡,藏家乐星罗棋布。
时间回退到10多年前,结婚之后是选择另立门户,还是去规划好的集中居住点?安卡曼夫妇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
2004年,当夫妻二人修起这栋3层藏式小楼准备搞旅游接待时,所有人都以为她们疯了。“我们这儿天远地远,怎么可能有人来耍?当时听到这些,我也感受到压力。”对于周围亲友的质疑,夫妻二人轻轻一笑,并未申辩。
从过路司机到游客,安卡曼夫妇俩都以诚相待,藏家乐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当时质疑的人不说话了,都悄悄跑来学习,也跟着回去修藏家乐去了。”安卡曼笑着说。
变思路
成为自然教育向导
吃一次快餐,坐一次大巴车,带外面的人去自己的牛场看星星,这是安卡曼和丈夫当年的3大心愿。愿望其实早已实现,但带着外面的人去牛场看星星却有特殊意义。
安卡曼家的牛场在夹金山深处,30多头牦牛散养在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之中。这些牦牛曾经是她们一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如今,牦牛依然散养在山上,安卡曼对山野的感情也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懂山进行着转变。
除了藏家乐的女主人,安卡曼又多了一个身份——自然教育向导。“没想到山里的野菜、药材等土特产,城市里人会那么感兴趣。”带着久居都市的游客在山野之间穿梭,认识各种野生动植物,再捡拾野菜一起加工,成了藏家乐特别的旅游体验。
每年寒暑假,国内几家知名的自然教育机构,都会请安卡曼夫妇带着城里的大人小孩深入山中,为他们讲述各种动物植物知识和野外生存技巧。“靠山吃山,总有一天会吃完,但靠山爱山,才是长久之计。”安卡曼说。
学织布
传承自己的文化
“哗哗哗……”夜深人静,织布声从安卡曼家中传了出来——小时候,她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声音进入梦乡的。
“外婆和妈妈那辈人,家里人的腰带绑腿都是她们自己织的。”到了安卡曼这一辈人,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习古法纺织了,安卡曼也曾经觉得自己的服装不够洋气。“但来我们这里耍的人,都觉得我们的头饰漂亮,衣服好看。”看着那些争先恐后穿着当地服装拍照留念的游客,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安卡曼才萌发要学习纺织技术的想法。
安卡曼从妈妈家找来布满灰尘的织布机,农闲时间就朝村里那些当年的纺织能手家跑。从搓牦牛毛,到捻线,再到织布,安卡曼都一一记录。遇到复杂的地方,她就用手机拍下来,回家再慢慢琢磨。
如今,安卡曼尝试着自己制作符合现代审美的围巾和挂件,大受欢迎,常常还没有完工一件作品,新的订单就来了。
拍视频
为村庄留下影像志
2014年,受益于一个公益项目,安卡曼得到一台数码相机。通过老师培训和自己钻研,她已经能熟练运用。
从邻居家收玉米,老人纺线,再到村里姐妹出嫁,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都被安卡曼一一记录。也许是因为她就是其中的参与者,在她的镜头下,人物自然生动,每个人在镜头面前毫无拘谨感。
安卡曼并不满足于图片的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也尝试用视频记录起藏乡的生活。她用两天时间静静记录了和邻居家一起上山剪牛毛的过程,之后自己剪辑了出了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她为自己的片子取名“色达麦隆”——硗碛当地一座神山的名字。
2015年,安卡曼带着这部纪录片,去云南丽江、广东深圳参加国际艺术节交流活动和电影影展,质朴的镜头语言和记录风格,让影片大受好评。这也让安卡曼成为硗碛第一位拍摄纪录片的人。
安卡曼的想法是多多记录,用自己镜头为村庄留下一份影像志。
“山里和城里我都呆过,之前我也曾经向往过城市生活,这些年下来,我才发现,是各有各的好。”如今,安卡曼留意收集了许多反映当地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同时也努力学习和保护当地传统锅庄文化。按照他们的想法,今后要在藏家乐辟出一块区域,以展示他们的嘉绒藏族文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涛
摄影报道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
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
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
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闻推荐
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建设中的市级重点水利工程情况雅安日报讯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Leaving...
宝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宝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