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振兴“非遗” 弘扬创新“非遗”文化

雅安日报 2018-12-09 09:08 大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目前,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上九节”、硗碛锅庄……这些民间的文艺和习俗,凝聚着宝兴人的文化和精气神,牵引着他们不被时光冲散。

记者来到宝兴,走近这些传承多年的“宝贝”,去感受它们今天的传承状态。

P020181209313812861203.jpg

传承授艺

杨明星传习硗碛民歌

执着的“非遗”传承人

初冬,清晨。宝兴县硗碛一户藏族人家的火塘边,时而欢快、时而低沉、时而舒缓的歌声,从木楞房内飘出。山下炊烟袅袅,山上歌声悠扬,勾勒出一帧甜美、温馨的山村镜像。

唱歌的是一位75岁的老人杨明星,他是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村民,是当地不老的明星。

干净的衣着、柔和的嗓音、亲和的面容,谈吐间给人纯朴又略带儒雅的文艺气息,这是杨明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他闲聊时,不时穿插其间的吹拉弹唱,那充满浓郁风情的多声部民歌,或悠扬、或欢快、或低沉的旋律,仿佛将人带进峡谷深处的乡野。在歌声里,你能感受到乡村的生活气息,感受到歌者对自己民族的热爱,甚至能感受到大山里爱情的味道。

生活在有着淳朴藏族民歌文化的硗碛腹地里,享受着民间文化的滋养,杨明星自幼就对民族文化怀有独特的情愫,民歌一唱就是50多年。只是让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将爱唱的“小调”唱到了大舞台上。

2006年,央视民歌盛典节目中,杨明星带着杨明春、杨建芳、杨泽英、咔西拉母等16位民歌演唱者第一次走出大山,登上央视的舞台,让电视观众聆听到天籁般的歌声。16位演唱者在央视演播大厅唱起硗碛藏寨千年古歌时,千里之外的整个硗碛山寨人高兴得用喜悦的泪水来庆祝。而后,他们参加的演出、比赛越多,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越多,积累的人气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后来,杨明星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

一张张泛黄、但被精心保存的证书,看得出老人对荣誉的珍视。认识杨明星的人都说他是“大红人”,整天在外面风光无限。但在杨明星看来,自己依旧是那个喜欢唱民歌的山里人,甚至他比以往更忙了:因为作为传承人的他,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抢救这一民间瑰宝……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温暖的光晕给崇山峻岭环绕的藏家寨子镀上一层璀璨的金黄色。这位七旬老人不顾年迈身躯,带着对民间文化的膜拜之情,已然踏上了搜集整理民歌的山间小路。

“每个山寨,每个村落,都有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当地音乐。”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杨明星背着照相机、录音机、笔记本走遍全乡几乎所有寨子。每到一个寨子,都要先打听哪些群众歌唱得好,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唱,然后记录、录音。有时候,一首歌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录好音、记好词、译成汉字;有时候,为了要找一个好歌手,他就得前往当地好几次;有时候,为了研究编成一首好歌,他还得重新找这些歌手反复试唱比较……

从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从一座大山翻到另一座大山,杨明星风餐露宿,吃住全部在农家。

每次疲惫地赶回家,杨明星来不及休息一下,又接着熬更守夜把收集的大量原生态民歌资料进行藏、汉语翻译,并从内容上对每一首歌进行分类。日积月累,他搜集到了不少濒临失传的民歌。

不遗余力地收集,再把这些当地的传统民歌进行改编创作,传唱多年久盛不衰,这是杨明星给硗碛的回报。这样的劳动成果,也使他增强了继续挖掘硗碛民歌的信心。

10年来,杨明星坚持山间采风,记录硗碛各寨子和原生态民歌的变迁。杨明星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硗碛多声部民歌至少有五六十首,他如今能唱的也只有二三十首。而且由于一些民歌是口口相传,歌词也不明其意了。

在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之后,杨明星也带了些学生。“一首多声部民歌要教一个多月,学生们唱得还不像。尤其是一些滑音、颤音的发声技巧,他们很难唱出韵味。”“硗碛民歌文化扎根于田地间,保留、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杨明星说道。

杨明星不仅是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九节”的传承人,尽管年岁已高,他仍然坚持这两项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遗产传承。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藏族同胞要在夹金山下举行各种灯会,表演舞狮、舞龙、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等传统节目,和“狮过独木”“空中取宝”“二郎担山赶太阳”“天鹅抱蛋”等杂技表演,各种庆祝活动将持续3—5天。

在活动上,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满面春风地走出村寨,敲锣打鼓,结队而行。走在队伍前面的是龙灯、牛灯和狮子灯,色彩斑斓的藏家服饰,使人流成为绚丽的“彩带”。

“彩带”飘处,寨楼的主人打开锅庄房,摆出早已备好的烟、茶、糖、水果,站在大门口迎接。

龙灯、牛灯和狮子灯表演者先叩头礼拜,客主相互拱手道喜。“笑和尚”在主人家门上挂起一道红彩,祈福主人家新的一年开门红、大吉大利,然后领着龙灯、牛灯和狮子灯翩翩起舞。热闹一番后,主人也汇入满面春风的队伍,大家又走向另一家寨楼。

到了中午,艳阳把金辉洒遍藏乡的山山水水,四面八方的人流涌汇“金顶”——硗碛藏家的象征。

“金顶”下面的硗碛街上锣鼓喧天,能歌善舞的硗碛藏民们手拉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圈子,跳起欢乐的锅庄舞。各路演出队开始了别开生面的传统节目表演。

杨明星便年年活跃在“上九节”舞台上,带队演出、演唱弹奏,成为节日里不老的明星。

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滋养民族文化的土壤,2007年3月,硗碛藏族乡的“上九节”也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宝兴,每年的“上九节”和“红叶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他们能在会节上欣赏到国家级“非遗”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和省级“非遗”硗碛锅庄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以及杨明星带来的精彩表演。

硗碛民歌走进央视

多种方式扩大“非遗”影响力

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上九节”、硗碛锅庄……近年来,宝兴的“非遗”项目向世人展示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精湛的民间技艺,这背后,离不开传承人的不懈努力。

“2005年6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在这之后,省、市、县级也相继发布了‘非遗’名录。宝兴县的‘非遗’普查、挖掘和申报,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宝兴县文化馆馆长周彭锦将“打捞”宝兴“非遗”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2005年之前,‘非遗’还是一个陌生而拗口的概念。所谓的‘非遗’项目,长期以原生态的形式散落在民间,所以要挖掘原汁原味的‘非遗’,只能深入田野乡间。”周彭锦告诉记者,2006年,宝兴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开始开展宝兴“非遗”普查、挖掘和申报工作。

近年来,宝兴县将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保护知识、组织表演、收集整理等方式,在保护、传承和发展硗碛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方面有了进展。

2006年,申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成功;

2007年,原生态多声部合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硗碛锅庄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初,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定宝兴县被评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歌之乡”。

同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分发挥了各类文化阵地和文化研究协会的作用,深度挖掘宝兴特有的熊猫文化、红军文化、藏乡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创作出一批富有特色、易于流行和展示的文艺作品,提高宝兴文化品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宝兴还成立了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聚集文化发展要素,展示文化成果。研究会吸收了该县从事大熊猫研究与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文学创作、书法、摄影、音乐、舞蹈、雕塑等方面的专家、骨干人员和部分爱好者共70人加入,完成了10首《祝酒歌》的创作与录制,硗碛新锅庄编排,《熊猫老家情歌》专辑的创作与发行。

“当然,以展览、展演、展播等形式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通过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实践。”周彭锦说,只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活”了,才能让人看到它们的生机,实现它们的价值。

“上九节”掠影

“非遗”要传承更要弘扬振兴

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藏语意思是圆圈歌舞。在宝兴县硗碛藏族乡,这一藏族传统的舞蹈,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一代代传承下去。

李学全是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勒乐村人,也是宝兴县硗碛藏族锅庄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带领全村老小,并肩携手、边舞边唱。

在自家烧着开水的火炉边,李学全和记者聊起天来。

“祖祖辈辈传下来,创造不出来,只能往下传。我14岁学锅庄。过去办喜事都要跳锅庄,男方到女方家里要唱歌,那时候从晚上到天亮,太阳出来都跳不完。”李学全说,近些年,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像锅庄舞这样的藏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新生代无以为继的尴尬境地。说起这件事,李学全老人很是担忧:“我们‘非遗’保护最核心的,就是活态的传承。没有人,‘非遗’无法传承下去。

“市场和舞台是更宽广了,出村演出的机会也多了,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人手。”

采访中,杨明星、李学全均提到了宝兴“非遗”的传承困境。

“传承的前提需要普及。‘非遗’不应该深藏于山里,而应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群众都能认识和熟知。”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宝兴县已建成非物质文艺遗产保护传习所和非遗项目展示馆,吸纳“非遗”传承人进驻,进行现场表演、动态展示,让市民们观摩与欣赏,让宝兴的“非遗”文化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

“对于‘非遗’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人亡艺绝。说到底,整个‘非遗’保护,要与时间赛跑。”

对此,宝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当地设立非遗普查专项资金,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普查机制,组织多支专业抢救队伍,进村入户蹲点抢救,先后走访了众多民间艺人,对全县所有“非遗”项目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料,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双重备份,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库,方便及时调阅。

“这些年,随着政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的加大,也激发起了民间艺人、社会群众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意识。”该负责人说,活态传承,实际上就是人的传承,所以就要从小加强对孩子的“非遗”教育,从根源上解决传承难题。

目前,宝兴县硗碛藏族中学开展了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开设《硗碛多声部锅庄学习》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不定期邀请传承人前往学校开展培训,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此,宝兴县文化部门已出台政策对传承人进行扶持,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帮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并制定传承人奖励机制,按带徒弟数量、开展传承活动次数、参与文化活动次数等进行等级考核,给予相应表彰和奖励。定期举行传承人培训,提高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传承水平。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方式进行鼓励,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周彭锦

雅安日报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打造温馨乐园 呵护孩子成长

社区儿童之家社工在节假日组织儿童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在儿童之家学习电子琴的儿童专职社工在主题活动中为孩子提供学习辅导...

宝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