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 遍布城乡的安全守望者

雅安日报 2018-11-07 10:04 大字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雅安市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开展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目前,雅安市全面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共完成42个村(社区)建设并投入使用。有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县区综治中心建成4个,乡镇综治中心建成12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建成656个。同时,持续抓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网格管理员收集上报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治安安全隐患等各类信息25000余条,累计办理民生服务等各类事件21.5万余件。

支起平安的防护网

“你看,现在在我们村综治中心,通过监控视频就能够对大沟村的总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各种情况一目了然。”5日,在宝兴县灵关镇大沟村的综治中心,市委政法委派驻的第一书记李德政指着屏幕对记者说,“不论是社会治安管理服务还是防范各类灾害事故,‘雪亮工程’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如李德政所说,大沟村的“雪亮工程”在2018年的汛期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18年汛期期间,大沟村遭遇强降雨,雨量大、雨势猛、雨情间断性强,当地在时刻关注气象预报、配强巡逻员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对麻柳桥、新村聚居点新桥、二组扶贫桥的洪水水情进行实时监控。在此期间,通过“雪亮工程”监控发现隐患5次,通过大喇叭进行提醒12次,提前转移疏散群众57人次,有效确保了群众生命安全。

平时保平安,关键时刻能救命。在大沟村,“雪亮工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17年,宝兴县灵关镇大沟村在市委政法委、宝兴县法院等帮扶单位的关心下,在灵关镇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村级“雪亮工程”这一群众性民安工程、民心工程上马建设。当地的“雪亮工程”以村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创新汛期预警功能,建立健全机制,培训配强值守人员,实现“雪亮工程”建设高标准、治安防控全覆盖、汛期隐患早发现,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目前,大沟村已经实现了“雪亮工程”监控全覆盖,治安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大沟村居民点沿沟而建形成的狭长地形,在建设监控设施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合理布局,按照“组组光明、户户雪亮”标准,在村组主要路口、显要位置等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域覆盖、实时监控,有效提升了村级治安防控能力。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汉源,当地结合实际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构建起了“三创四化五联”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其中,“三创”即以深化法治创建、平安创建、文明创建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向法、向美、向善,切实提高其法治素养;“四化”即以治理平台实体化、治理资源信息化、治理责任网格化、治理流程高效化为根本,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网络、大数据综治中心和“天网”“雪亮”工程;“五联”即为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为目的,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构建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处、服务管理联抓、重点人员联管机制,形成协同配合、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雪亮工程”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有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传统的治安防控措施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近年来,雅安市大力推进“天网”工程,着力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广大群众对这项工作非常认可,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发挥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实施“雪亮工程”,对视频监控增点扩面,整合网络信号,智能化运维,既是对“天网”工程的巩固和延伸,也是“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实施‘雪亮工程’,是把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筑牢治安防控的‘篱笆’,不仅为群防群治注入新的内涵,焕发新的活力,而且能够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市综治办负责人表示。

雅安日报记者 周昆

新闻推荐

旌阳:开展“闪电”行动多名毛贼落网

近日,记者从旌阳区公安分局了解到,该局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近期,该局刑警大队、各派出所通过“闪电”行动以及加...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