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寻踪”跟拍绿尾虹雉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7-31 06:40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和诸多鸟类一样,万物复苏的春天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雉类——绿尾虹雉的发情求偶期。对于自然观鸟爱好者来说,冬春季节是发现绿尾虹雉的最好时机,每个周末,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观鸟爱者何晓安会与三两好友,凌晨四点起床驱车50多公里上到巴郎山。

赶在黎明之前,在万籁俱寂的山野里支好相机和脚架,凝神静气等待第一声鸟鸣划破破晓的天空,几声遥远的应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热闹喧天的鸟儿“大合唱”……

自然观鸟补充专业研究

何晓安1988年便在卧龙保护区工作,现从事自然生态公众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开始用业余时间在卧龙保护区内观鸟。

自然观鸟虽然仍属小众,但也有一些群众基础。“最大特点也是约束性条件就是‘不打扰\’,这既是生态道德,也是为了保障拍摄到最自然的鸟类活动。”近日,何晓安告诉记者说,长焦相机可以让观鸟者在100米之外的隐秘处进行观察、拍摄。

除了严守规范,观鸟既是技术活儿也是体力活儿,还需要团队合作。初春上山,要注意防寒保暖,能吃苦;天还没亮的时候,全凭听声音来辨识鸟的种类,这个“闻声寻踪”的本事都是靠时间和经验堆积起来的。

山里天气多变,山脚、山腰、山顶可能截然不同;团雾也是说来就来,捉摸不定。这时,需要结伴而行保障安全。同时,有人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有人听,有人环顾四周,这样才不会遗漏那些机敏、警惕性很高的“飞羽精灵”。

民间的业余观鸟对专业研究是非常好的补充,因为鸟的活动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尤其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时。多增加一笔记录,就可能为一条因果链补上关键的信息、证据。

2016年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巴朗山贝母坪无意中拍到黑胸麻雀,不仅是卧龙观鸟新记录,也是四川观鸟新记录。黑胸麻雀的生活区域一般在新疆,暂不确定拍到的这只是留鸟 (新迁户)还是迷鸟 (走失了),如果以后有新的记录,综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些推论。

卧龙约有320种鸟类,何晓安已观察到220多种。有鸟友开玩笑说,“你娃幸运啊,有20万顷自留地,可在你退休前将300多种鸟都瞄上一遍。”

这是个值得期待的目标。但是,何晓安的重点还是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点燃野保热情

绿尾虹雉是世界上最难饲养的鸟类之一,曾经饲养过的北京动物园、成都动物园和美国圣迭戈动物园 (中国交流而去)均已不再饲养。而绿尾虹雉在全球的野外现存数量不足3000只。

因此,这种极漂亮的高山雉类对于公众来说是陌生的,影像资料也并不丰富。何晓安认为,通过生态摄影,野外红外相机的记录,能够帮助了解绿尾虹雉的生活习性,然后一点点拼出它们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全景。

巧合的是,绿尾虹雉生活区域不在卧龙保护区的核心区(核心区不允许观鸟等人为活动),而是在过境公路旁,从而让观鸟者有了一饱眼福的机会。

宝兴县是绿尾虹雉的模式标本产地,2010年还被中国动物协会评为绿尾虹雉之乡。当地村民叫它“贝母鸡”“火炭鸡”“鹰鸡”,这些名字从何而来?

何晓安发现,绿尾虹雉喜欢吃贝母,村民挖贝母的锄头,其尖头部分的长度、角度跟绿尾虹雉的嘴都很接近。因其站在高枝雄视领域的形态、滑翔姿态都跟鹰颇有几分相似,又叫“鹰鸡”。至于跟火炭的联系,有的认为由于积雪过厚,绿尾虹雉找不到砂砾吞食就以火炭代替;何晓安认为是因其后颈到背腰的羽色在白雪的映照下像一团燃烧着的火炭,故而得名。

目前,位于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绿尾虹雉人工繁育基地已经连续几年成功育出笼养的绿尾虹雉,待野外放归的条件成熟,有望复壮野外种群。但更重要的是保护其栖息环境。对此,何晓安说,保护区会加强科教宣传力度,对接公众自然教育,继续完善农村社区治理,让好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被社会所共享。

新闻推荐

“宝兴佳苑”小区营业用房拍租公告

受成都农交所德阳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委托,德阳同益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拍租位于旌阳区千山街与青衣江路交会处“宝兴佳...

宝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