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树下“联合”发展 脱贫信心“星火”燎原
连日来,记者前往宝兴县陇东镇星火村和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见证脱贫攻坚以来,村民生活的新变化。
这两个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让脱贫攻坚的步伐铿锵有力,贫困难题被逐个破解,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
所见所闻,都是贫困群众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迅速奔跑……
联合村罗汉彬管理核桃树
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
经果林建设留住村民
点亮大山儿女脱贫梦
6日,走进汉源县唐家镇联合村,整洁的水泥路连接到每家每户,粉墙黛瓦的民居高低错落,绿油油的经果林绵延而去……村民建起安居房、发展新产业,“金山银山梦”不再遥远。
2012年,联合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000元;2016年,这一数字是5000多元;2017年,预计将达到6000元。
数亩经果林留住一家人
“等明年核桃大批挂果,我们的生活就好了。”望着地头一排排核桃树,联合村村民罗汉彬满怀憧憬。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在当地的开展,核桃产业正一步步点亮村民的脱贫梦。
然而,就在几年前,罗汉彬还有着搬家的念头。
以前,罗汉彬一家人全靠种土豆、玉米过活。每年,罗汉彬还要喂养一头猪、养几只鸡。但每到年底,罗汉彬依然犯愁,农药、肥料、种子样样要花钱,娃娃要交学费,家里吃穿用度的开支一样也不能少。
不惑之年的罗汉彬,曾经挑着一个箩筐,装上土豆、玉米下山贩卖。因为腿脚不便,好几次差点在山路上摔跤,但他不敢停下脚步。
这些年,罗汉彬就是这样靠着残疾的身板撑起整个家。压力之下,罗汉彬一家准备搬下山,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015年初,情况开始转变。
该村动员村民发展经果林,种植核桃、花椒和大樱桃,汉源县农业部门向联合村免费提供核桃树苗;同时,村委会还让几名“土专家”以点带面,带领全村种植发展核桃。
罗汉彬也参与其中,将家中的5亩地都种上核桃和苹果。今年,效益初显。
“村上正在修建节水灌溉工程,覆盖全村经果林灌溉,以便没有水的时候可以把水续上。”罗汉彬说,同时,联合村的硬化路也通到家门口,增加了全村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蓄水池修好了,硬化路通了,核桃种下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在罗汉彬的心里亮了起来。
“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树苗、肥料都有补助,还组织村民开展技术培训,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罗汉彬如今有一份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负责清扫村落的卫生,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我不搬家了,联合村会越来越好的。”罗汉彬说。
山旮旯变成聚宝盆
不仅仅是罗汉彬家,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能人带动,政策加力,投入倾斜,联合村变化喜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开始发展壮大,村民增收渠道变宽,全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联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多水少的中高山贫困山村。由于地处偏僻,观念陈旧,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限制,村民多以土地为生,兼养猪、养鸡维持日常开销。干旱,是联合村最大的气候特征。
尽管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但联合村人并没有失去脱贫致富的斗志。脱贫攻坚全面铺开以来,2015年11月,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走“经果林建设”脱贫新路。
“现在,经果林建设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54人。有了经果林,不但会让他们脱贫,而且再也不用担心他们返贫。”第一书记杨小铃说,“把树当菜种,把山变更绿”已经成为村民由粮农向果农转变的写照。荒山坡地上披挂着经果林的绿色,将原来种玉米也要看老天爷脸色的“山旮旯”变成“聚宝盆”。
由于经果林一般要三年左右才能见效,为了有效解决贫困户短时增收和及时脱贫的问题,在挂果之前,联合村狠抓“庭院经济”发展,让村民套种豆子、西瓜、辣椒等作物,以短养长,坚持“林上产业、林下庭院”的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该村发展起大樱桃25亩、李子350亩、核桃220亩、花椒1050亩,林下由贫困户自行套种豆子30亩、辣椒20亩、西瓜40亩。
“现在,我家的荒山全部种的都是果树,已进入盛果期的大樱桃,今年能收入上万元。”该村经果林大户张忠秀说。
如今,经果林产业在联合村已发展到1900多亩。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再到“我带头发展”的转变。
杨小铃透露,13.5公里的村主道将安置防护栏,全村道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将在7月完工。与此同时,村里的其他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整治堰塘6口,新建蓄水池10口;启动电网改造升级,增设专用变压器;完成通信信号塔建设,解决通讯信号差的问题;本月还将启动宽带进村入户,启动新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
星火村高凤霞展示羊肚菌
宝兴县陇东镇星火村:
特色产业拓宽脱贫道路
长短结合加快致富步伐
走进宝兴县陇东镇星火村,圆溜溜的核桃开始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草莓鲜嫩欲滴,一簇簇藤椒冒出新绿……
近年来,星火村积极探寻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着力发展长效主导产业,让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奔康;同时大力发展短效特色产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加快群众脱贫奔康步伐。
羊肚菌产业促农增收
7日清晨,一抹阳光洒进群山之中,杨艳起身上楼,在屋顶晒羊肚菌。“今年的羊肚菌干价格还不错,能卖500元一斤。我家今年收获的羊肚菌晒干后,估计有18斤,收入还算可观。”
杨艳这一代,“脱贫”成了主题。为能告别缠绕的贫瘠,她仍选择耕种,但不再种植传统作物。
2015年年底,该村集体发展羊肚菌种植;第二年,杨艳豁出家底,借了外债,准备“背水一战”。
边学边种、边种边学,从搭棚、培土到日常管理,现在,杨艳对种植羊肚菌样样在行。
杨艳说,这一切都得感谢星火村对发展新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群众增收门路的重视。
星火村是省级贫困村,山高路陡的自然条件让贫困群众增收之路也不平坦;但良好的自然环境、优质生态,有利于盛产农特产品。
“要为群众产业发展当好领路人,首先要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这块试验田,为群众探索增收产业。”星火村第一书记肖王强介绍,2014年年底,该村引入羊肚菌菌种,通过村集体经济注资投入,在当地建立起种植基地进行培育。而后,在当地致富带头人高凤霞的带领下,不少贫困户开始“小试牛刀”。
根据该村与菌种提供商签订的一份协议,当产出羊肚菌时,若市场价格高于协议约定价格时,种植户可选择自行销售;反之,则按约定的最低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保护种植户利益。
为鼓励星火村发展羊肚菌,宝兴县还专门制定了特色种植业专项补贴政策,普通种植户每亩可获得补助2500元,贫困种植户每亩则上浮至4500元。
惠民扶持政策为星火村种植发展羊肚菌注入活力。目前,整个星火村种植羊肚菌的,共有30余户。
“目前来看,种植试验很成功,星火村非常适合发展这一产业。前期发展的30亩羊肚菌已收获,今年4月,种植基地出产2500公斤鲜羊肚菌,产值达1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要充分利用村里的种植基地,面向群众开展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向全村、特别是贫困户推广羊肚菌产业,扩大种植规模,促农增收。”致富带头人高凤霞说。
互补法确保短期见效益
肖王强介绍,今年4月,该村栽种了不少藤椒苗,三年后将达到丰产期,每年每亩估计能增收4000元,“星火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将踏上新征途。”
今年4月,星火村充分利用撂荒地和闲置土地,采用依托藤椒合作社的方式,发展藤椒23亩。
2组村民杨杰行原来主要种植玉米,一亩坡地在好年景能收获150多公斤,一亩地收入200多元,而且买种子、施肥、除草、松土等资金和人力成本高。
“种植藤椒,一亩地可以种植60至80株,三年试挂果,每株可摘藤椒2.5公斤左右,依托当地合作社保底收购,每株可收入25元,一亩地至少能收入1500元。到第四年,藤椒进入盛产期,收入就更多了。”虽然多次听第一书记给大家算账,可再次听到,杨杰行还是满脸笑容——将来3亩藤椒地带来的收入,是令他满意的。
“藤椒地里还可以种植矮秆植物,花生、黄豆,以及时令蔬菜,既能增加土地肥力,让藤椒长得更好,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肖王强表示,藤椒生长周期较长,在地里间种羊肚菌、草莓等见效较快的短期产业,是星火村产业发展的特点。
今年6月至7月,该村计划再次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提升帮扶,在现有藤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让贫困户种植一亩藤椒嫁接苗,保证一年投产,短期内见到收益、尝到甜头,提升农户种植藤椒的积极性,增强星火村农户发展藤椒种植的信心。
同时,星火村将把握当前藤椒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抢抓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项目,主动支持配合,共促产业发展;按照相对连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要求,尽快做大藤椒产业基地,推进藤椒产业化经营。
羊肚菌、藤椒、核桃、草莓等,在星火村这片土地上被寄予厚望。面对贫困,与之为伴多年的村民不再以耕种传统农作物来对抗,而是以“产业之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五年夯基蓄势 步履坚定再上新台阶———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侧记
□四川日报记者张立东李欣忆5月24日,成都锦江大礼堂。上午8时30分,出席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陆续抵达锦江大礼堂前,迈着稳健的步伐,拾级而上。这是五年一次的相聚,他们...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