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扶贫双攻坚 感恩奋进建家园 ——岁末年初走进宝兴看新貌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 李洋
“红红火火迎新年,感恩奋进建家园……”岁末年初,记者走进雅安市宝兴县,处处看到灾后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给这片土地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充满感恩奋进精气神的宝兴人民的生活更加祥和幸福!
即将过去的2015年里,宝兴县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和突破口,找准致贫根本,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通过灾后重建拉动、产业发展拉动、生态建设拉动、城乡提升拉动和交通建设拉动等五方面的攻坚,始终坚持科学重建,在扎实推进脱贫工作的同时,超额完成年内灾后重建的多项工作任务,打响重建与脱贫“双攻坚”战,取得喜人成果。
驻村帮扶 产业支持
2016年确保14个贫困村“摘帽”
“目前,宝兴县主要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完成民生工程农村扶贫对象脱贫解困任务623户1919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目标任务的220.5%,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宝兴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杨军告诉记者,今年宝兴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落实了贫困户住房改善、供水保障、电网升级、信息网络覆盖、家庭受教育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文化惠民等9项重点工作的责任领导和单位,明确“两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目标,即到2016年全县3482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到2018年贫困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小小一张帮扶连心卡,一头牵着百姓事,一头挂着干部心。”杨军说,按照“***”“精准滴灌”的方式,宝兴县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实施“5个1”扶贫帮扶措施。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1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1支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1名第一支部书记和1名驻村农技员。全县1307户贫困户实现了联系帮扶全覆盖。目前,针对在摸底调查中识别出的72户特别贫困户,已由县级领导对口联系帮扶,“连心卡”就是对口帮扶的信物。
驻村帮扶工作组先期工作为准确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情况,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方面精准到村到户,措施到户精准、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五清”(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贫困村建档立卡,做到“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账,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计划、脱贫时限)。
脱贫无需远行,家门口就能致富。今年10月底,宝兴县完成14个贫困村产业扶持专项规划方案,加快培育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发展拉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宝兴部分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农业产业扶持项目已经启动——
灵关镇大沟村已初新发展茶园80余亩;紫云村产业基地内规划的2座桥梁和2公里道路,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大溪乡烟溪口村已成规模发展“佛手瓜”200余亩,新增茶园50亩;穆坪镇苟山村规划的2公里白术中药材基地公路,将在近期开始实施;硗碛藏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一年四季客似云来……
产业的发展,正有力地拉动宝兴扶贫攻坚。在坚持“全域有机化”发展思路下,宝兴已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推进“六个万亩”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有机、立体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并把循环工业园区作为***、精准脱贫的有效突破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园区延伸,促进园区与城区资源共享。同时,宝兴还建立完善农民群众就业服务平台,让更多农民群众成为产业工人,促进就业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宝兴坚持全域景区化发展,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载体,依托蜂桶寨—邓池沟、空石林、达瓦更扎景区建设,带动景区周边农民群众经营农(藏、林)家乐和经销农特产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全面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灵动河谷 秀美灵关
城市副中心正在崛起
今年来,宝兴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2月10日,包括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农房建设、公共服务、生态修复、产业重建、文化旅游、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318个重建项目完工率达到90.88%。
记者获悉,到今年年底,宝兴县灾后重建项目将累计完工291个、完工率达到91.51%,累计完成投资56.0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91.91%,城房重建全面完成。
按照“一城两组团”的规划思路,宝兴县城灾后重建的穆坪和灵关两个组团作为全选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拉开该县科学重建美丽新家园的序幕。
灵关新城承接原县城穆坪的部分行政功能,纾解县城的环境容量压力,是宝兴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灵关新城灾后恢复重建以‘白玉之都,灵动河谷\’为规划设计理念,合理布局功能区间,打造北部产居融合区、中部综合服务片区、南部休憩生态片区,重建空灵动感的石城灵关。”宝兴县政协主席、灵关片区重建委主任张晶说。
灵关新城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居住生活区3平方公里,规划安置城市人口2万人,重建安置3280户,约11000人。灵关新城核心区建设用地1.7平方公里,安置约2000户7000人,承接安置行政服务中心、公安交警、消防、武装部、医院等27家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
灵关新城核心区钟灵社区和毓秀社区新建街道三纵十六横,约15公里,完善老城区3公里,配套新建日供水1万吨的水厂,日处理污水6千吨的污水处理厂。其供电由城南变电站保障,天然气从芦山接入。新城内的强、弱电及水、气全部下地。社区将合理布局教育、卫生、文化服务、避难场所等配套设施。
“灾后重建是提升产业品质的机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以后要打造灵关镇的汉白玉精品品牌。”张晶表示,“重建不光是建房子,还得让群众能有活干。这就是‘产城一体,共荣发展\’的目标。”
为力争实现产城一体、城乡共融的发展目标,灵关新城区的建设抓住灾后重建机会,积极规划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使之成为灵关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重建面积2平方公里宝兴循环工业园区,搬迁大理石厂73家,建设汉白玉精品产业园,投资已经过亿元;重建以大溪乡曹家村为核心的有机农业产业园区和以中坝片区为核心的有机茶生产基地;重建以大沟村为核心的空石林旅游景区。
“今年底,城房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包括灾后重建和城市和企业拆迁的房屋。”张晶说,除11个涉及公共服务机构用房、综合业务用房、公益事业用房、应急避险场所、商业用房等地块外,其余19个全部为统建统分的城房,涉及安置重建城镇居民1800户。
据张晶介绍,民房重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一种是统建统分。“前一种按国家标准领取政府补贴款,在原有宅基地上重建房屋。后一种是在集中安置小区统一建设,多层高层安置,90平方米宅基地,两楼一底的房子,政府统一做基础,建房成本价在25万元左右,政府补贴一部分,原有的宅基地置换一部分,居民自筹一部分,对大多数农户而言,压力不大。”
据悉,目前毓秀新区里的三个小区已经开始分房。作为毓秀新区首个实现整体交付的居民小区的福临小区,246户受灾群众,已在此分到新房。
与城房重建一样取得显著成效,还有和毓秀新区同步推进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10月30日,灵关中心校的1000余名师生,正式搬进了整体异地重建的新校区。从宽敞漂亮又牢固的教学楼,到每个教室都配备的数字化教学一体机,再到食堂、宿舍、塑胶环形跑道,可谓应有尽有。
11月13日中午12点,正值学校放学。在灵关老场镇租房居住的骆文强,骑着电瓶车提前来到学校大门前,准备接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他感叹地说:“这里原来是一片坑洼泥泞,如今校门前的新区主干道建设将完工,不说修好后,就是现在,走起来都平坦多了。”
脱贫攻坚出成效,宝兴崛起新面貌。
作为熊猫老家的南大门,我们相信,通过两到三年努力,宝兴人民一定能够把一个具有千年青羌文化积淀的西蜀古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安全的综合性城镇,让镶嵌在四川西部旅游环线上的这颗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昨日10时30分,阿坝州消防支队接到警情,称甘孜州丹巴县一台赶往芦山地震救援的挖掘机,在行进至夹金山宝兴县境内发生车祸,可能有人员伤亡。接警后,阿坝消防支队立即调派就近的小金县消防大队5名官兵,一...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