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上的斗牛士舞曲
5月18日,夹金山下的宝兴县硗碛藏族自治乡泽根村王国康等十几户人家前往夹金山蚂蝗沟,拉开这里剪牦牛毛的序幕。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当地的一个盛大传统节日:为一年四季放养的牦牛剪毛,以便让它们度过炎炎夏日。
这是一种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身手敏捷的汉子徒手捉牛,妇女们聚在一起麻利地为牛儿“脱衣”。辛苦的劳动,由于彪悍盛大的场面,宛如一场狂欢。而村民的集体参与和友好合作,也让这首“斗牛舞曲”交织了浓浓的邻里亲情和对传统的守望。
在此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牧场上沙尘飞扬,山谷间蹄声动地的“斗牛”舞曲,此起彼伏地上演。
□黄伟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狂欢序曲带粮上山帮牛“脱衣”
5月18日凌晨5点,泽根村35位村民在牧场场长李志云的带领下,骑着摩托向夹金山第一个山场蚂蝗沟进发。这是距村子30多公里的一个牧场,敞放着十几户村民的七八百头牦牛。村民们计划在3天之内,给所有牦牛剪毛、打上记号,再喂点猪油,以便让牛儿们健康生长。
初夏的夹金山,清风拂面。远山之巅,白雪皑皑,牧场之畔,高山杜鹃漫山遍野。
大伙儿在盘山公路上骑行20多公里,再徒步山路4小时,终于在上午10点半左右到了蚂蝗沟。
这个庞大的队伍里,不少人背着硕大的旅行包。38岁的王国康包里,装了满满一口袋腊肉、香猪腿、芹菜、酱油等食材。他在山上养了140多头牦牛,而剪牛毛是个体力活,这些食材,是备给大家打牙祭的。王国康的堂弟石来只养了20多头牛,仍背了40多斤食物上山。
放下行李,妇女和男人们都忙开了。李志云安排几个人爬上山顶,将散养在山上的牦牛在天黑前赶下山。石来和几位乡邻则熟练地钻到荆棘丛中捡拾干柴。连续两天在山上吃住,他们需要大量柴火做饭以及取暖。妇女也分工合作,有的捡拾野菜,有的生火做饭。
夜幕降临,原本静寂的山麓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只见黑压压的牛群在村民吆喝下,一路奔跑下来。它们的身上,厚实的毛发已如棉絮般杂乱交织。石来说,牦牛厚实的皮毛可以助其在野外度过严冬,但到了夏天便难耐炎热。如果不剪,它们就会成天躲到山林中不吃草,或者花大量时间在树干上蹭掉毛发,极不利于生长。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当地大规模发展牦牛养殖后,人们每年都会上山,帮牛儿们脱去“毛大衣”。
激情旋律“斗牛”之歌野性十足
5月30日,是硗碛乡嘎日村村民能卡崩家剪牛毛的日子。他的邻居,59岁的杨朝安提着一口燃着松柏枝条的小锅,熏出烟雾在牛栏里转了三圈,边转圈边用松柏枝条拂扫……他说,这是“拂扫一切不洁不祥之物,祈福今天的活动平安”。
“开工!”随着嘎日村村主任阿生的一声高呼,能卡崩家的剪牛毛正式开始了。
只见矫健的汉子们进入牛圈,熟练地向牦牛群靠近。原本安安静静的牛群因为有人进入,开始本能后退。年轻力壮的公牛犄角向外排成半圆形的“牦牛阵”,保护着后面的“老弱妇孺”。然而“牛仔”们自有破阵秘诀——只见26岁的巴桑从牛圈一角敏捷绕过头牛进入牛群,惊得牛儿四下奔跑。他三两下就追上一头附近的牦牛,一把抓住牛角。“我来帮把手!”相持间,21岁的孟勒和30岁的那拉松飞身上前,一个帮着抓住另一只牛角,一个抓住牛尾,重约100公斤的牦牛顿时被掀翻。早已候在一旁的帮手拿来绳子,麻利地将牦牛四蹄捆得结结实实。刚开始还威风凛凛的牦牛两角触地,顿时失去了威风。
这首“斗牛”舞曲只花了短短两三分钟,但是它显然不是看起来这么轻松。被能卡崩请来帮忙的石来说,成年公牛体重可达一两百公斤,剽悍野性,力大无穷。牛头上晃动的尖角可达五六十厘米,犹如“刀林”。如果被牛角刺中,必定受伤。不仅如此,受惊后的牛群四下踏踩草地,挤出遍地带有棱角的石块。牛仔们在追赶牦牛时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从而被牛蹄踩伤。然而剽悍的藏族男儿们是不会害怕这些危险的。能够扳倒公牛,就意味着是一个“和牦牛一样强壮的男子汉”。
这些生活在夹金山下的藏族男儿,从十几岁开始便学着扳牛。那拉松最骄傲的是他15岁时就掀翻了第一头牦牛,成为父亲心目中的男子汉。因此每年的高山剪牛毛,都是小伙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上山剪牛毛绝不能穿红色衣服,不然牛儿就要发狂伤人!”“逮住牛角后,要把它的头朝上扳,再抱住脖子使巧劲,它就会摔倒。”那拉松一边和孟勒、巴桑等年轻男子交流心得,一边瞄准一头300多公斤的公牛。
牦牛被扳倒后,剩下的工作便主要是妇女们的任务了。趁着剪牛毛的时机,给牛儿打预防针、喂盐和猪膘油、给牛打记号等工作,都要同时完成。
为何剪牛毛不用机器?能卡崩的妻子丝娜一边麻利地舞动剪子,一边解释,“牦牛毛太粗太硬,再加上灰尘太多,机器操作很容易卡。”然而剽悍的扳牛剪毛,显然也容易让牦牛受惊。因此,很多牦牛主人在剪完牛毛后,都会给它们喂点猪油和鸡蛋。在他们眼里,牦牛即使只是牲口,也应该善待。喂盐可以助它们健康生长,而油和鸡蛋则可以安抚受惊的心灵,同时恢复体力。
温情吟唱劳作交织邻里亲情
“牧场上什么都是一起分享。”阿生说,“剪牛毛并非每家每户单打独斗,每次剪毛,都由村民集体合作。劳累一天甚至几天,分文不取。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了几十年。”
前来帮忙的乡邻分工合作,脱毛的牦牛重新放出牛圈,地上的牛毛渐渐堆成小山。丝娜说,一头三四岁大的牦牛能产毛两到三公斤,这些牛毛大多会被阿坝州小金县的商贩收购,然后制成精美的嘉绒地毯。有一部分牛毛他们会留给自己,纺成线,织成美丽的头帕和腰带……“中场休息十分钟!”能卡崩热情吆喝,劳作了半天的大家停止忙碌,在牛圈内外席地而坐,恢复体力。为了节省时间,中午是不备午饭的。丝娜手捧饮料瓶和纸杯,一一给大家倒上。送完水,又逢人便塞一把糖。
帮能卡崩家剪牛毛的20名乡亲,都是免费帮忙的。59岁藏族阿妈格登梦有一双巧手,她自豪地说自己从19岁开始就年年上牧场剪牛毛了。
这样的相互关照,并不只有剪牛毛的这一个月。在硗碛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山上放养着牦牛。这些牲口有没有生病?有没有走丢?喂的食盐需不需要补充?都需要常年有人照看。因此,以山头划分的牧场,每年都要由村民轮流当场长。这个成为场长的人,每年大多数时间都得耗在山上。
今年的蚂蝗沟牧场,泽根村村民李志云成为场长。每月,他必须进山三四次清点牦牛,顺便把采购的食盐背上山。每隔10天,牦牛就必须喂一次盐。此时,他再通知两个助手上山。一年下来,场长光是背进山的食盐,就有1000多斤。
为了方便场长进山吃住,十几户人家20多年前就在蚂蝗沟用石头砌了房子。场长白天看牛时,就顺便在山上捡拾各种野菜和柴火。晚上回到住处,在火塘里生好火,就着野菜和从山下带来的米粮,就是一顿香喷喷的晚餐。
这样的合作,也不止于牧场内部。敞放的牦牛总有走丢的时候。2008年,李志云家的牛走丢4头。结果一声吆喝,就上来好几户乡邻,开始到附近牧场寻找。最后是小金县的一个场长看到走丢的牦牛后,主动给他赶了过来。
幸福期待剪牛毛能变成旅游资源
硗碛人依托高山养牛纷纷收获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期盼剪牛毛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
王国康说,除了当场长那年累点以外,养牦牛几乎不耗人工。他家敞放了100多头牛,每年要卖掉20头。每年10月左右大雪封山前,牛贩子就会开着车进山。“去年一头牛的价格是4900元,光是卖牛一年就有将近10万元的收入。”
由于蚂蝗沟距离村庄太远,这片山上的牛毛剪下来后就直接扔掉。但牛尾上的毛可以卖80多元一斤,于是他悉数收下。这次上山,光是牛尾毛就可以卖两三千元。石来以开藏家乐为主业,但仍在山上养了20多头牛。石来说,上世纪90年代末,一头牛才三四百块钱。现在不花心思,就在山上有了10万元以上的财产,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硗碛养牛最多的嘎日村,264户人家在数千公顷的草山上,放养了两万头以上的牦牛。它们不仅是当地人的财富象征,放牧和剪牛毛也成为世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条件艰苦的牧场,更让乡邻变得亲密无间。
当地人也越来越希望剪牛毛能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石来说,最近几年,不断有人找上门,要求他带着进山拍剪牛毛。阿生认为,如果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完全可以依托剪牦牛毛的活动办“高山牦牛节”,让这种古老生活方式转变成一种新的旅游资源,为牧场和乡亲带来新的收益。
新闻推荐
雅安在全面解决9个突出问题基础上,结合实际着力解决好突出的“个性”问题□本报记者黄志凌唐伟荐游飞“依据组织的上网权限策略,您尝试访问的网站已经被拒绝。”近日,记者在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采访...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