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屡创地灾“零伤亡”奇迹的启示
面对地质灾害袭来的屡次大考,宝兴用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应答,加强防灾避灾,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宝兴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绝大部分属构造侵蚀的高山、中山地形,沟壑纵横、切割强烈,是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加上“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影响,山洪、泥石流和地震次生灾害隐患增多、发生频率增高。
“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全县成功组织了县城冷木沟和教场沟、永富乡若碧村、穆坪镇沙湾崩塌区以及“8·24”特大泥石流等140余处次生灾害受威胁群众16600余人主动避让150余次,没有让一名群众因转移和救援不及时而伤亡,创造了防灾避灾“零伤亡”的奇迹。
“宝兴奇迹”令无数人感动,并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宝兴奇迹”的启示作用在于,应对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能力的重要表现。加强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8月24日晚,饱受地质灾害肆虐的宝兴县,在永富乡中岗村,又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
灾害发生后,200万立方米泥石流造成该乡中岗村12组、13组、14组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冲毁农房27户108间,严重受损41户164间,形成2个小型堰塞湖,堰塞水量约20万立方米。
然而,令人惊喜的是,200万立方米泥石流的突袭,中岗村880人竟然没有一人伤亡,全部安全撤离。“这次地灾‘零伤亡\’的奇迹,绝非偶然。”宝兴县委书记韩冰说,宝兴屡创地灾成功避险奇迹,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地灾防治一贯坚持的“预防为主、准备在先、关口前移”的工作方法,是党委、政府领导能力建设成效的有力体现,是基层党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部署的有力体现。
多难宝兴,地灾频发——
干群合力形成强大抗灾能力
6月20日晚11时左右,管家沟爆发泥石流,冲出泥石流物质3000余立方米,造成省道210线中断。灾害发生前,该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人员就通过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信息实时传输和应急指挥系统,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险情信息并按照要求迅速组织受威胁的6户21人以及过往车辆紧急避险,避免了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8月24日晚10时许,永富乡出居沟、中岗沟发生山洪泥石流。当雨量增大,河水上涨时,中岗村监测员反应迅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敲响锣鼓、喊叫以及人通知人等方式向沿河受威胁居民发出预警信号,迅速组织880人按照避险路线撤离至安全地带,安全撤离后仅10分钟,泥石流便冲出河沟。由于反应迅速,举措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只是宝兴成功避险案例的2个缩影。
宝兴县委、县政府把强化执行力抓落实作为领导能力建设的主抓手,鲜明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工作导向。
特别是面对震后频发、高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果断决策,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抗灾救灾;各级各部门科学安排,顾全大局,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危难时刻冲在前;广大群众临危不乱,守望相助,积极抗灾自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宝兴,全县干部群众形成合力抵御地质灾害袭击。全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汛前、汛中、汛后巡查排查。把每一次巡查、排查活动都作为宣传教育的课堂,近年来,全县先后组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查1000余次,向基层村干部、监测责任人和群众现场面对面进行宣传培训,及时将“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的群众手中,真正做到临灾不乱,避让有序。
近年来,全县累计编印散发各类地质灾害宣传材料20000余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灾害点和公路沿线设立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牌10个、警示牌100余个。同时,结合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五到位”宣传培训和县、乡(镇)、村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全县受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为抵御地质灾害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山多沟多,地势狭小——
宝兴实现受灾群众空间大挪移
宝兴地处山区,山多沟多,地势狭小,当灾害来袭,如何实现受灾群众的空间大挪移,确保安全撤离?面对这一棘手的难题,宝兴县委、县政府手握4个锦囊,确保群众安全的回答底气十足。
——预案完善,演练到位。县、乡、村、组都制定完善了灾害应急预案,将防灾避险明白卡和救灾工作明白卡挨家挨户发放到群众手中,明确了疏散路线和避险地点,并在各村都进行了应急避险演练,普及宣传灾害防治知识,不仅丰富了群众应急避险经验,而且增强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提高了各级干部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成功避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全县累计20000余人次参加演练,从而为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积累了丰富经验。
——监测到位,预警及时。县、乡、村、组、监测员5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健全,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县共有591名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在接到县防汛指挥部发布的永富乡可能出现局部强降雨预警信息后,各村监测员迅速奔赴各个地灾隐患点加强监测,第一时间将险情上报乡政府,并迅速通知受威胁群众做好主动避让准备,为成功避险赢得宝贵的时间。
——措施得力,撤离迅速。接到险情报告后,乡、村、组干部赶赴现场,根据实际判断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分片区迅速避让撤离。全县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滑坡预警伸缩仪10件、滑坡裂缝报警器15件、泥石流地声仪2件,做到对灾害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最大限度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决策果断,组织有力。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调集起全县的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和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一线抢险救灾,牢牢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
宝兴为群众撑起“生命保护伞”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宝兴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震前的247处增至487处。其中,崩塌172处、不稳定斜坡100处、滑坡173处、泥石流42处,威胁户数4231户、人数23999人。
人命大于天。县委、县政府勇于担当,坚持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狠抓组织领导。实行防灾减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了县级干部定点联系驻点乡镇、乡镇主要负责人联系驻点村、组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将各项工作责任和防灾举措落实到基层一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联系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并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目督办、县防汛办、县地灾防治办对各乡(镇)、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在全县通报,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工作落实。
狠抓排查整治。坚持把地质灾害动态巡查、排查工作贯穿始终,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牌,编制应急预案,落实监测人员。对于较小的灾害隐患点,立即组织应急排危;对应急排危不能解决的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地质专家研究治理方案和长效治理措施,启动应急治理和综合治理。
狠抓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监测员5级群防群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安装对讲机终基站6台、移动车载电台10套,配备对讲机280套,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全县9个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严格实行监测员24小时值守制度、乡镇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应急预警信息传报渠道,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信息的无时差传送,并强化预警研判,建立气象、国土、水文等单位组成的信息横向共享、预警、研判与响应机制,及时发出预警。
狠抓应急保障。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做到人员提前到位、物资提前储备。建立由县公安、消防、国土、交通、民兵预备役等多方力量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同时,对全县施工队伍、抢险机具进行登记造册,以地质灾害隐患点、洪涝淹没区为核心,合理分布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和机具设备,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近调集人员、机具投入抢险救灾,提高抢险救灾效率。
□王飞 文/图
新闻推荐
宝兴位于从川西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广袤大地上,以“宝藏兴焉”之意命名。一提到这里,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大熊猫。宝兴河流域内,是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是大熊猫的家园。在四川植被区划中,宝兴县属...
宝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宝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