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34个临时党支部 挺起抗震自救“脊梁”

四川日报 2013-05-01 16:46 大字

管吃饭、饮水、住房、医疗,还管恢复生产

□本报记者 文铭权 唐泽文发自宝兴县

4月30日傍晚,雅安市宝兴县城区灯光球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73岁的傅廷升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银幕。“这是我们这个安置点放的首场电影。”老人说,为了让大家一饱眼福,集中安置点的党员干部们整整忙碌了一个下午。

在地震发生后,宝兴县建立起134个临时党支部,帮助群众迅速得到集中妥善安置,并让集中安置点从无序迅速走向有序,让受灾群众走出帐篷走向田间、店铺。

700多个安置点内“乾坤”大

傅廷升是宝兴县农行退休职工,地震让家里的房屋损毁严重,摇摇欲坠。情急中,他和老伴张俊芝及一个小孙子紧急跑到街上。

“大概半个小时后,就听见有两三个人用话筒在喊,请大家不要慌,都到灯光球场集中!”让老人更感动的是,当天上午10点钟左右,包括他在内的800多名受灾群众都在临时安置点吃到了早餐——热乎乎的米粥。

用话筒喊话的人,是县旅游局局长李顺军、县法制办主任简道康和70岁老党员杨方凯。他们汇集当时也在附近的10多名县级机关党员干部,当即成立临时党支部,李顺军被推举为书记。党支部各成员分头组织开展集中安置工作。“先让群众住下来,静下来。”李顺军说。

“要让‘家\’里的1200多人不挨冻受饿,不生病,不闹矛盾,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顺军感慨良多。临时党支部为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住房、医疗等问题,迅速成立后勤保障组、安全和秩序维护组、环境卫生组、宣传组,4月21日又成立卫生防疫组,对受伤群众小伤小病及时开展救治。

据宝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家顺介绍,目前全县在700多个群众集中安置点共建立临时党组织134个,覆盖党员5100多人。

各党委、党总支和支部下设安置、后勤、卫生、治安(安全)、宣传等5个委员会,各委员会下设工作组,配备工作人员。其机构设置、工作人员身份和电话等向群众公开,主动为群众服务。

“空城计”彰显恢复生产自信

4月30日中午,记者来到宝兴县城区红军广场集中安置点,只见数十个帐篷空空荡荡,只剩下少数老人、儿童在里面休息,如同一座“空城”。这是怎么回事呢?“年轻人上班的上班,做生意的开始正常做生意去了。”74岁的黄克玉老人说。

红军广场集中安置点临时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康说,如今受灾群众生活逐步走上正轨,如何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这是安置点各党小组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我们加强和住建等部门对接,以加快对受灾群众住房和商用建筑的安全评定。对鉴定后危害不大、可以营业的,支持其尽快营业。”王建康说,截至目前,该县各开业商业网点已恢复到震前的六成,各类商业活动逐渐活跃。“今天营业额有800多元,虽然不能和往年这个时候相比,但是比3天前刚刚开业的时候好多了。”在宝兴县应急市场内,44岁的“诚信农资”门市老板汪兴文说,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农村各类农资需求剧增,相信自己的生意会很快和去年持平,也许还会超过去年。

新闻推荐

确保安全度汛冷木沟口再拆3栋建筑

本报讯(记者文铭权唐泽文张岚)5月6日一大早,两台大型挖掘机进入冷木沟沟口,对沟口危险区域的3栋房屋进行拆除。在此之前,该地段已拆除5栋建筑。两次拆除的建筑占地面积约3亩。所涉及的居民,已被全部转...

宝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