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地测绘基准 灾后重建基础

四川日报 2013-05-13 16:40 大字

——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抗震救灾测绘保障实录

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又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三大地测量队),是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事业单位,现有职工400余人。主要服务领域覆盖: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测量、天文测量、地形测量、土地资源调查、地籍测绘、界线勘测、房产测绘、海洋测绘、无人飞行器航摄、灾害应急测绘以及测绘仪器检校等,还承担“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管理及数据服务工作。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及时、准确、有效的测绘基础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大地基准检测

科学重建的基础

地震紧急救援阶段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灾后恢复重建一系列工作,交通、能源、电力、通讯、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妥善安置灾区群众、灾后损失评估、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等,都离不开测绘工作的基础、先行保障服务。而在灾区开展测绘活动,首先要开展的是恢复重建因地震带来的灾区大范围地表形变而导致损毁的测绘基准体系,必须提前实施,做好准备,才能及时满足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的需要。

地震第二天,川测一院就组织技术人员60人,配备了双频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20台套、车辆20部,由副院长带队,奔赴灾区,对震区周边的8个B级GPS点和12个C级GPS点进行检测。

为了满足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20个GPS点必须在4月23日上午8时同时开机,经过24小时不间断观测才能关机。这就要求20个作业组必须在4月23日8时前到达各自的观测点位。为了满足GPS观测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所有这些点位都在荒山上、田野间,在灾区到处是滑坡塌方、道路阻断、路况很差的情况下,准时到达困难重重。

“不管采取什么办法,20个小组务必保证在4月23日8时前到达点位!”院领导下达了死命令。到4月22日傍晚,路程最远、条件最困难的宝兴县蜂桶寨点位观测小组还没有到达点位,因为在距离宝兴县城约3公里的号称救灾生命线的省道210线上,受余震影响出现滑坡,道路阻断,抢险救灾的车辆密密麻麻停靠在路边,该小组正好必须通过这一路段,小组的车无法动弹,队员们心急如焚,当机立断,从车上卸下GPS接收机、电瓶等设备,肩挑背驮,冒着飞石、踏着泥泞,徒步向测量点位进发,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负重跋涉,终于在深夜赶到了蜂桶寨点位。

4月23日8时,20个小组全部准时开机。测绘队员们就地搭起帐篷,在荒山、田野间默默坚守,到第二天8时,观测顺利结束。4月25日凌晨5点,数据送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计算。这些检测数据精确反映了“4·20”芦山强烈地震对雅安及周边区域测绘控制点精度的影响程度,为开展灾区地表形变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灾后科学规划、科学重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

为应急测绘精确定位

川测一院奔赴灾区的应急测绘车辆,都安装了一件“秘密武器”,其外形不过就像一个普通的小手机,可别看它貌不惊人,作用却不可小觑,它是川测一院自主研发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的终端设备。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基于导航定位、通信、数字地图等技术,融合了北斗卫星、GPS卫星以及通讯基站定位功能,不受单一通讯条件限制,可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后,计算出移动物体的经度、纬度、速度、方向,实现实时跟踪定位,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旅游定位、自然灾害救援以及老人、小孩、残障人士和家庭宠物位置监控等,可为政府、企业、各行各业及公众用户提供位置信息服务。“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部分通信基站遭到破坏,通讯中断,一院在车辆上安装了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终端设备,利用北斗通信功能将坐标数据实时发送到服务器端,实现对车辆位置信息和轨迹信息的实时监控,为测绘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实时调度和指挥车辆提供了精确的信息。目前,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已在测绘、物流等行业广泛用于车辆位置监控,下一步将运用于旅游业,在旅游应急抢险救援、景区流量控制、游客安全监控、游客自助旅游、旅游线路定制等方面发挥作用。

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

提供快速便捷实时定位服务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范围内的基础测绘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障灾情评估、重建选址、重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地图更新等方面对测绘基础数据的需求,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川测一院在短短3个月内建成了提供位置服务的应急测绘GNSS站网系统,由20个连续运行基准站组成,覆盖范围从最南端的邛崃到最北端的青川达16万多平方公里,为灾后重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快速、便捷、实时的定位服务,在灾害应急测绘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提升全省测绘基准和空间定位保障服务能力,川测一院在应急测绘GNSS站网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历时两年研发建成了“四川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服务平台”,于2012年2月向全省正式发布使用。该平台由分布在全川不同地区的56个基准站、775个GPS点、2万公里高精度水准路线和1个数据服务中心组成,是全省唯一的三维空间定位基准服务平台,利用卫星导航技术、测绘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56个基准站同步接收卫星数据,由服务器进行实时解算,提供全天候、实时、动态的空间位置综合信息服务。

该平台在“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测绘保障工作中又一次大显身手。震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利用无人机和大飞机对灾区进行航拍获取高分辨率灾后影像,与此同时灾区基准站以1秒的采样率同步记录观测数据,并将数据回传到中心站,进行处理后,便及时将数据传输给无人机航飞组,为航飞影像处理提供精确坐标数据,以制作抗震救灾专用影像图。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系统始终保持着高质量、不间断的运行,为抗震救灾各测绘队伍免费提供了24小时不间断的测绘基准服务、及时快捷的动态网络实时改正定位服务以及坐标转换和高程拟合等服务,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技术支撑。

目前,该平台已在整个灾区及其周边范围内为好几十家测绘生产单位及研究院所共200多个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测绘基础服务,主要包括静态数据、事后精密解算、实时定位、坐标转换以及抗震救灾应急导航与位置服务,为道路抢通保通、抢险救援、灾情分析评估、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次生灾害排查防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保障先行。川测一院的测绘人继续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征途上奋战!

□ 阳蓉 戴继红图片由四川省第一测绘工程院提供

新闻推荐

告诉世界一个安全的四川

——芦山震后看四川旅游业应对·安全保障篇编者按“4·20”芦山强烈地震突如其来,全省绝大部分景区虽然未受影响,但旅游市场仍受到不小冲击。震后,四川旅游业如何主动作为,搞好安全保障、市场营销、...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