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就是对人间的大爱 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市诗歌学会会长凌晓晨

咸阳日报 2021-02-02 08:25 大字

本报记者 韩焱

“阴晴圆缺的一年,安全岛上的惊叹/属于中国,也属于武汉/属于众志成城的普遍人心和个体勇敢/你的日子,与我的日子一样/用一只口罩隔绝病毒与消极的流言。”2021年1月22日,诗人凌晓晨写下这样的诗句为2020年致敬。在节奏飞快而细碎的当下生活中,忙碌的人们更加向往“最美人间四月天”的诗意生活。诗人凌晓晨却说:写诗就是对人间的大爱。诗化生活,滋润灵魂。

凌晓晨,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诗歌学会会长,从事水利工作,业余写诗。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黄土色泽》《水荒》《火眼睛》《殿堂》四本诗歌专集,《金属记忆》《无极》待出版,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汉诗界》《中国艺术家》等杂志发表诗作1400多首。

近日,本报记者就阅读、诗歌、生活及工作等话题采访了凌晓晨。

记者:您曾经在访谈中提到过,学生时代就通读了许多文学的作品。可否谈谈您青少年时代诗歌的阅读经历?

凌晓晨:上中专时我15岁,只要有时间就是读书。我每周六在图书馆借还6本书,3本专业书和3本文学书,每周都是这样。茅盾、郭沫若的书,还有艾青的诗集,也为我的阅读提供了便利。我读到的艾青的诗,还有许多名著。1981年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读得最多的是北岛、顾城、杨练他们的朦胧诗,有一本《朦胧诗选》,以及《1982年诗选》《1983年诗选》对后来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记者:青少年时期对诗歌是何种感悟?伴随着诗歌阅读,您也开始了诗歌创作生涯?

凌晓晨:1984我开始尝试写诗,耿翔对我有较大影响,我们在永寿县城讨论诗,谈论文学话题。阅读范围逐渐扩展,很快跳过雪莱、海涅、普希金,文学口味偏向现代主义,开始喜欢波德莱尔、艾略特、阿波利奈尔、埃利蒂斯、米斯特拉尔等。各种文学口味的强化,与读小说的喜好同步:《百年孤独》《德伯家的苔丝》,每期的《诗刊》《小说选刊》《散文》是我最热爱的。

诗歌于我不是全部,我需要工作和生活。诗歌的深邃广大,无穷无尽,以我简单的心智所能领受和窥见的那一点黑暗中的艺术之光,就足以让我如痴如醉,欲罢不能了。当时生活本身的重量几乎压垮了我。直到1990年,我只是写诗,很少发表作品了,那种与诗歌水乳交融的关联被工作与生活冲淡了许多,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我没有中断阅读,凡是力所能及的书籍都是我的阅读对象,至今我有藏书一万多册。

记者:如何读懂一首诗,以我个人的角度理解,诗并非喜欢就能读懂,难度在哪里?以诗人博尔赫斯为例,简单谈谈如何读懂博尔赫斯?

凌晓晨:时刻关注自身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今天,知识爆炸,网络覆盖,信息量巨大,碎片化生活,日益给个人生活带来困惑。但是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深度向下向上延伸,也可以使我们的视野延展千里万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至关重要,而且要有深度和广度。不能说,一个诗人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我想的却是:作为一个人,应该从自己的故乡出发,深刻理解自身周围的人文、历史、地理以及精神内涵,保持这种继续向前的惯性。我理解,时间之箭的含义,就是继续向前,继续向前,一旦停下来,箭头就落地了,意义也就失去了。

记者:如何诗化生活呢?您已出版了《黄土色泽》《水荒》《火眼睛》《殿堂》四部诗集,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凌晓晨: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现实往往是以物质的形式呈现在你的面前。但在精神和知识领域,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差别就十分明显。因为每一个人的灵魂是不同的,灵魂突出的方向不同,精神的内涵自然不会相同。而阅读是滋养灵魂的最佳食粮。诗是关于灵魂的,诗是关于精神的。一个人的精神深度和灵魂营养的来源,是境界之上的闪光,也是文化意义上的辉煌。

我的金木水火土已经完成四部,第五部《金属记忆》正在筹划出版。下一步完成一部关于爱情的诗集,还有写任哲中的长篇小说《绝唱》,已经写了一半,计划于2021年度内完成。

记者:如何提高写诗的兴趣?或者说保持持续的创作能力?

凌晓晨:写诗不是文字学研究,而是心灵中文字的状态,表现灵魂的火光和舞蹈的韵律。文字是心灵智慧的光芒,是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的手段。无论时间、地点多么遥远,与你之外的其他人,与没有诞生的人,与千年之后的人,与万年之后的人,相互之间的谈话,只能用文字。现代社会可以用摄像照片存储记忆,可以用微信、抖音、快手沟通……却没有文字承载的气味和色泽。

记者:理解文字与诗歌创作,肯定是分层次的。就诗歌而言,如何理解文字?

凌晓晨:文字是无声的,无图像的,静寂而沉默。因为静默,所以深刻。唤醒文字的是眼睛,是心灵,是灵魂。这种联系是直接的,互通的,是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文字迅疾而敏感,激动而跳跃,光辉而灿烂,迷人而绚丽,神圣而执着,坚定而勇敢。文字无背叛,无欺骗,真诚可靠,无私无欲,不会颠倒梦想,不会阴晴圆缺,更不会抛弃你的热情和迷恋。

文字的舞蹈在文字内部。

记者:生活有无数的角度和境界,您如何理解所遇见的人与事?

凌晓晨:生我者父母,养我者故土,教我者师长,利我者社会,帮我者朋友。我心之所系、情之牵都是我周围的人,都是我所遇见的人,他们亲切如我的身体。他们是我的风景,我也是他们的风景。

我爱能够遇见的每一个人。我写诗,感觉是对人间的大爱,别无其他。一个人的自信首先来自于自己本身,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理念,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要充分相信自己能够逐步走向成功。其次,一个人的自信来自周围,你的处境,你对物质的看法,对世界的态度和信心。有时候,真诚可能会损伤你的情感,率性可能有负于你的自尊,但是我始终是真诚的。丝毫不会改变的真诚,会支持你前行的脚步,因为你的心态是充实的,你的灵魂是强大的。

记者:面对每一个人,从诗意的角度讲,都是一种意象和象征。

凌晓晨:是的。面对每一个人,从灵魂的角度讲,都是一个独立的载体,成就一个非凡的想象。珍惜你所看见的,珍重你所听到的,珍藏你所遇见的。放松心情,享受美好。灵魂飞翔的姿势,我们用诗来表达。诗的光芒充满着精神的力量。因为诗歌,我们会感到灵魂的高贵。

新时代诗的繁荣必然会领受社会的评判,也要经历不同的误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包括诗的标准和传播,以及对诗的评价机制和舆论氛围,进而形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孕育。诗的品质是爱,是前行中的光亮,是诗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诗让我们走向永远。(B)(10)

新闻推荐

永寿:“互联网+”打造党员干部身边的信息化党建

本报讯(记者马沅聪)2020年以来,永寿县委组织部积极响应省市委组织部门要求,以“互联网+党建”理念为引领,全面拓展党建工作信...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