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深处的孤寂坚守

咸阳日报 2018-12-13 08:30 大字

孙苏成(中)和工友在巡山。 本报记者赵鹏 张鹏毅 文/图

他们在林间小道上留下行行坚实的脚印,他们辛勤的汗水浸染在树木的年轮里,尽管饭菜单调、住宿简陋、工作枯燥,可他们仍然坚守在山林深处,守护着脚下的这片林地。护林员——这个普普通通的职业,却承载着别样的艰辛。

一个水壶、一把砍刀、一只手电筒便是他们护林的伙伴。

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座座青山,几十年的寂寞坚守,一棵棵小树苗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走进这片林子,我们就走进了护林员的世界

……

只为荒山变绿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来不及洒在林场上时,59岁的孙苏成已翻身起床,准备出门巡山。他戴上“护林员”的袖标,往包里塞了几个冷馍和一壶水,抓起一把砍路、除草用的砍刀,匆匆上路。

十月的永寿槐平林场层林尽染,风景如画。这里有着绵延百里的槐树林,蔚为壮观,堪称关中平原的“绿肺”。

可孙苏成无心欣赏,他心里放不下那一片片熟悉的林子。“护林就是一个跑断腿的差事,如果把整个片区巡视一周,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甚至需要几天时间。”孙苏成说。“一般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然后习惯性地在熟悉的山路上走一圈,这样心里就踏实了。”30多年来,他也记不清走了多少里山路,磨破了多少双鞋。

“护林工作其实很单调,就是走路,修修防火林道,看看有没有火情隐患,有没有病虫灾害,有没有人偷砍树木。”“记得刚来时条件苦得很,住的是烂窑洞,冬天钻冷风,夏天蚊虫能把人吃了。”孙苏成摇了摇头说。

早在解放初期,永寿每年都会组织全民植树造林。特别是1958年、1965年、1977年这三年,就有上万名青年在槐平山区一带栽植油松、刺槐林,孙苏成也是其中之一。

“那时林场基本上都是荒山,我们每天的活就是整地,挖坑,育苗,一个人一天任务是100亩地,1000棵苗子。”“护林员每天一大早扛着镢头,背一捆树苗,提上壶水,带上馍就上了山。中午不回来,吃了饭在山上干一天。”孙苏成回忆,在那个年代,尽管条件很艰苦,可阻挡不住护林员对林地的热爱。但由于缺乏水源和技术指导,造成了“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的恶性循环。后来,在所有护林员的摸索和坚持下,栽下的小树苗成活率高了,荒山也慢慢变绿了。(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永寿今年苹果销售已实现产值3亿元

本报讯(王高翔)今年永寿苹果销售形势向好,全县已销售苹果6.2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主要销往湖北、安徽、四川、江苏、福建等地,“...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