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文明:敢“折腾”的80后“猪倌”

陕西日报 2015-09-23 21:18 大字

    本报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翟武鹏

他,放弃了县城稳定优越的生活,跑回家乡偏僻的山村搞养殖;他,凭着想干一番事业的激情,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撇给妻子,选择终日与猪为伴;他,在充满艰辛和酸楚的创业路上蹒跚前行,立志带动周围乡亲们增收致富。他,就是永寿县店头镇创业青年——80后“猪倌”李文明。

1982年出生的李文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清贫的家境让他从小养成了坚韧、好强的性格。初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经过多年的打拼,2006年在县城经营起了一家卫浴专卖店。凭着诚信经营,他的生意蒸蒸日上,日子也过得挺不错。可看到同龄的伙伴回乡自主创业,他的心动了,开始寻找创业项目。经过认真考察,他最终选择了风险小、致富快的好项目——温氏生猪养殖。想法一出,却遭到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瞎折腾”……可他认准的事,就坚定不移要干下去。

然而创业实在太艰辛了!在与公司达成协议后,李文明立刻动手征地、盖厂房。刚开始要投资120万元,这使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四处奔波,向亲朋好友东筹西借,筹备了100多万元,加之政府的扶持资金,经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于2014年初建起了占地6600㎡的养猪场,他也正式当起了猪倌。学技术、选场地、购猪崽、选饲料、跑市场……短短一年下来,他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猪养殖繁育“专家”。

正当创业之路蒸蒸日上的时候,今年上半年一场种猪病疫情让他的创业梦跌入低谷。300余头精心繁育的种猪、猪崽,几乎一夜之间全部死亡,损失高达15万多元。看着艰辛一朝付诸东流,小李两口欲哭无泪。在这关键的时刻,不服输的李文明一面安慰伤心的妻子,一面稳定疫情,总结防疫失败的教训,重新引进了优良种猪……就这样,通过不懈努力,他的养殖场又起死回生了。

为了节约养殖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他带领家人干,清猪粪、冲洗地面、喂猪、加工饲料、定期给猪仔打疫苗,脏活累活,他自己干……他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一天的劳动时间常常要超过14小时。今年三夏期间,他雇佣的工人都回家收麦子,他每天要搬运一吨多的饲料,打扫四栋猪舍,晚上观察猪要到一两点钟。

短短一年多时间,李文明从一个没有一点养殖经验的新手,不断摸索,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出路,按照科学饲养、科学管理的方式办厂。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建成4栋92间,生猪存栏达到1300多头。今年8月,首批出栏的900多头猪就获利20多万元,他也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在创业的路上,李文明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尽快转变乡亲们传统的养殖观念,闯出一条致富道路来。“今后发展好了,我也期盼着能为乡亲父老出一点力,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富裕的道路。”李文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新闻推荐

永寿26项惠民工程捷报频传 累计投资21.5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景卫刚翟武鹏记者苏同敏)近日,永寿县新永路段热力管网对接完成,标志着投资4亿多元实施的集中供热送暖工程基本结束,让上千户群众结束了火炉取暖的历史。供热送暖工程,是永寿县去年实施的...

永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