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爱成就的事业 ——记永寿县小太阳幼儿园园长王辉

咸阳日报 2013-08-17 02:42 大字

本报记者 樊琼 通讯员 翟武鹏

她叫王辉,今年35岁,个不高,短发,交谈中坚毅的目光和敏捷的思维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走近王辉,聊起她不平凡的创业历程,从一个孩子王到创办属于自己品牌的幼儿教育机构,她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用爱心托起孩子的明天。

由于家庭的困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王辉不得不很早就辍学在家务农。而不甘平庸的“犟丫头”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独自一人去了深圳闯荡。在那里,她诚心待人,诚信做事,凭着一股子“傻劲”很快成了一家工厂质检部的主管。一晃4年过去了,家人以“老姑娘”的理由把她拽回了老家,并让她在村子的小学里代课。从此,她当起了孩子王,每月的工资仅35元。王辉说,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她童年的梦想,在这片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里,她离她的梦想越来越近。

上世纪90年代,农村学前教育还没有普及。在三年的任教过程中,王辉发现孩子们的基础、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相对县城孩子都比较弱,加之五六岁的农村孩子因年龄不够仍上不了小学,安全因素不容小觑。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开一所民办幼儿园。1997年8月份,她拿出自家的所有积蓄2000元,东拼西凑了10000元,开起了小太阳幼儿园。当时在园幼儿38名,开设了2个班,教职工只有2人。“当时起名小太阳,希望孩子们就像在太阳的温暖下茁壮成长的小苗。”王辉谈到幼儿园名字时说。

梦想就在前方,路是在自己脚下的,关键是看你如何一步一步去走。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心舒适的成长环境,她把租下的教学场所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布置,教学设施、玩具等一应俱全,教学场所内外处处充满了温馨感。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学,她买了一辆二手昌河面包车,丈夫义不容辞做了校车司机。每天,她都变着花样为孩子们做好午餐,下午把孩子们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她和丈夫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孩子们读数、识字、学画画……为了给孩子们带来良好的教育,在当时县城幼教每月薪水200元的情况下,她以每月300元请来了一个乾师刚毕业的女孩,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而自打铺开摊场后,她早已负债累累。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上门招生,口碑相传,“把入园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的举动受到了当地家长的认可,方圆十里之内的孩子基本上都入园了。

随着升学率的不断提高和入园孩子数量的连年递增,王辉再一次陷入了困境,扩建增容已是当务之急。可钱从哪儿来?她把三个月大的儿子扔给婆婆,跑贷款,借高利贷,凭着一股子韧劲,一一攻克困难,接送车增加到3辆,入园孩子接近三百,教职工也增加到15人。2007年,小太阳幼儿园相继在常宁、豆家、马坊、甘井等镇开办了分园,在园孩子1300多个,教职工80多人,接送车18辆。5年来,小太阳幼儿园开设的贫困资助资金累计10万多元,受资助的孩子700多人。小太阳幼儿园曾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她本人也获得市教育局、文明办、妇联授予的“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近二十年的打拼,王辉的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了孩子们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的梦想也逐渐变为现实。“这一切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家长的信赖,也是我和我的团队靠着爱走到了今天,所以我们要用心培育每一个孩子,用爱回报社会,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赢得精彩。”谈到小太阳的明天,王辉说出了自己新的梦想。 (B)⑦

新闻推荐

会走动的树

永寿县逸夫小学小记者王蕊一只小鹿在溪边喝完水后,继续朝前走去。忽然,它看见一棵树根在默默流泪,就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树根呜咽着说:“我本是一棵高大的树,前几天被人锯掉了树身。可去年的这个时候...

永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