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峰山下开路人

咸阳日报 2012-08-13 10:46 大字

(上接A1版)面对群众的声声质疑,徐旗成没有退缩,反而抛出一句滚烫的话:“路,就是何谈村的命,非修不可!如果修不好,我就立马走人!”然后,他胸有成竹地说,钱已筹集了196万元。经他这么一说,村民大会很快通过修路的决定。会上还决定,每名群众捐200元修路款。

随后的3天里,5.8万多元捐款悉数到位,而徐旗成一人就拿出4万多元。

鞭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3月14日,工程队正式进驻何谈村。这一天,群众自发地来到村委会庆贺,并送上牌匾。

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天,由于启动资金没有到位而无法施工,望着雀跃欢呼的群众,徐旗成二话没说,将自家余粮卖了3万多元,1元、5元……100元,有零有整地装满塑料袋,当他将塑料袋拎到包工头李春英面前时,亲眼经历卖粮一幕的李春英热泪盈眶地说:“没见过你这么好的村干部,既然你能为群众的事卖粮,啥也别说了,我为村里捐1000元!”

“卖粮”的事传开后,村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有3户村民立即垫支8千多元,群众也纷纷义务加入到修路大潮中,你家出车、他家出力,家家争先、户户恐后。

修通村公路的日子,如同何谈村的山路泥泞而漫长!10个月里,徐旗成与施工队同吃同住,常常5点早起,深夜收工,甚至好几次挂着吊针忙碌;10个月里,由于路长、坡陡、地质结构复杂,致使出现5次塌方和13次地下水涌出,他第一个跑到现场救人、刨土、堵水;10个月里,当邻村群众以破坏本村路面为由,拒绝沙石运输车经过时,他又耐心地与之商议,甚至1天内处理此类事件10多起;10个月里,面对清理塌方、架桥等引起的资金再度紧缺,他又将自家120只羊和余粮卖了5万多元;10个月里,他将家务与农活全部抛给妻子一人,使自家6亩果园被腐烂病毁掉……

苦心人,天不负。2010年1月10日,一条长10.12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展现在何谈村群众面前。一周后,工程顺利通过市交通局的验收。

为了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修路之路”,村民集资建造了一座通村公路纪念碑。

通村公路修成后,群众看病、购物、学生上学、农产品运输等都方便多了,离村多年的5户27位村民当年重新回到村里生活,有3个小伙订了婚,村民谈涛涛还娶回了村里10多年来的第一个新媳妇,彩礼只有两万元。同时,这条路不但解决了本村本镇群众的出行难,也方便了周边乾县和礼泉几千名群众的出行。

要不是徐书记,我这么艰难的人,咋能盖起新房!——特困户袁小刚

长期以来,何谈村绝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土窑洞和土坯房里,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有10多户群众的房子倒塌了。

改善住房条件刻不容缓。

村干部会多次讨论后,大家决定实施整村搬迁,涉及群众82户,工程造价500多万元。

为确保顺利开工,徐旗成又以私人名义为10户群众在永寿邮政储蓄银行担保建房贷款21万元,找朋友向5个贫困户借款5万元,为15户群众担保赊下了砖瓦,还为4个特困户和五保户建起了“免租房”。“说是‘免租房\’,其实就是白住!”徐旗成指着远处的一排崭新的房子说道。

2010年4月,和其他村群众一样,何谈村人也掀起了建设新家园的热潮。该村群众的真诚和热情也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志坚和县长齐海斌多次带领县级涉农部门的负责人在何谈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积极协调解决该村在新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了解到群众的吃水难后,协调水利部门为村民建一座水塔。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何谈村人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当年便建成56户,次年增加9户,剩下的17户,房屋主体已完成,正在完善内部设施。望着自家的砖瓦房,特困户袁小刚激动地说:“要不是徐书记,我这么艰难的人,咋能盖起新房!”

同时,建水塔的要求提出半个月后,一座造价17.5万元、高30米的水塔矗立在村头。凭借着新建成的水塔,徐旗成还做了一件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引自来水到户。

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两个月后,水管陆陆续续进入群众户……如今一走进何谈新村,家家户户都有水龙头,室内卫生间和抽水马桶不再是稀罕物。

针对绝大部分村民长期饲养家畜,但新村牛羊舍严重紧缺的实际问题,2011年6月,徐旗成又筹资60多万元,为群众建造了牛、羊两个养殖小区,总面积13.5亩,预计牛存栏300头、羊存栏600只,养殖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徐旗成是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全县党员干部学习!——中共永寿县委书记齐海斌

2010年6月5日,徐旗成被豆家镇党委任命为何谈村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群众要增收,突破点在哪里?

为此,徐旗成和村“两委”会干部经过多方调研、充分论证,提出了“提升种植业、壮大果业、扩张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为了加快果业发展步伐,结合本村耕地面积多的实际,徐旗成积极动员村民每年新建果园100亩,大力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使原来每斤只能卖两三毛钱的“何谈苹果”一下子卖到一块五。尝到套袋苹果甜头的黄传德高兴地说:“开始我还不愿意,书记硬是给我做工作,还想法子帮我买袋子……”在黄传德等果农的示范带动下,全村300亩苹果套袋率70%,按每亩产3000斤、每斤卖1.5元计算,收入约为95万元。同时,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根据本村沟坡面积大的实际,他又带领群众种植矮化核桃树295亩。

此外,他还积极鼓励和帮助群众购买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机械,全村目前共有联合收割机21台,“50”、“70”拖拉机16台,人均占有量居全镇乃至全县第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徐旗成的带领下,何谈村人创造了“何谈速度”。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600元猛增至2011年的5208元,何谈村由“四类村”一跃成为“二类村”。他当选为永寿县第十七届县委候补委员,获得了“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县“十佳村官”等荣誉称号。 (B)⑤

新闻推荐

永寿为城市低保对象免费体检

本报讯永寿县在全面安排好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的基础上,近期筹资30多万元,历时15天,对全县2800余名城市低保对象、“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进行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将这一实事办好,永寿县民政...

永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五峰山下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