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四方的古老华美乐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永寿监军战鼓
监军战鼓在永寿有着千年历史,图为由多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鼓队。
村民在自家门前演练监军战鼓的敲法。
本报记者 赵鹏 实习生 王妍雅
“锵!锵!锵!锵!咚!咚!咚!——”十面锣,七只鼓,鼓声飘荡云天外,这铿锵有力的鼓声正是永寿的监军战鼓。监军战鼓是永寿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据《永寿县志》记载,早在隋唐时期已具雏型,当时军队作战用于鼓舞斗志、振奋士气、冲锋陷阵的一种军事指挥乐器,流传至今已千年之久。
据永寿当地群众传说,监军战鼓最初是由随军作战时鸣金击鼓的鼓点流传和演变而来的,故称“监军战鼓”。它起源隋唐,盛行于成吉思汗时代。现在监军镇很多村子里的村民都会敲战鼓。每年腊月自冬至过后,各村开始练鼓,故有“腊鼓催春”的说法。该战鼓系集体演奏,多则百余人,少则三四十人。每年逢春节及重大节日,配合仪仗队,在大街上进行演奏,其声势浩大,气势雄伟,节奏鲜明,富有朴实的民间色彩。
由于监军战鼓的鼓点繁多,变化多端,节奏紧凑,动作刚健粗犷舒展,故打起来铿锵有力,听起来催人奋进,所以每次打鼓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鼓手手执一对涂有红漆外形呈鲤鱼状的鼓槌,叉腿挺胸,两臂圆抡,槌击鼓面,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鼓点变化万千。
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特别是鼓手们用的鼓槌,形似古代武士们的战刀,敲击鼓面时仿佛古代将士们用战刀厮杀,仔细聆听连续击打的鼓声,有一种“战争”气氛,整个鼓声威震四方,突出刻画了古代将士们卫国杀敌、驰骋疆场的壮观景象。
监军战鼓演奏方法以锣起头,铜铙紧跟,大鼓开始,小鼓随后,紧密配合。敲打时要求每位鼓手心心相应,浑然一体。传统的鼓谱有“紧八佰、三环、三环套不愣、鸡上架、老鼠嗑牙、长青鼓乐、八佰马锣、八佰练三串”等十余种。
永寿文化馆副馆长王建介绍说:“由于永寿的监军战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永寿的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也正是由于监军战鼓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千百年来,永寿监军战鼓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其特点雄壮激昂、铿锵有力、节奏紧凑,既有马蹄的奔驰声,将士的行军声;又有战马的嘶鸣声,将士的刺杀声,催人奋进,享誉方圆。”
如今的监军战鼓伴随着多种民俗活动形成并发展,多用于婚寿嫁娶以及节日典礼,是永寿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监军战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表演曲牌及套路基本为当地所特有。为使这一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娱乐“监军战鼓”发扬光大,继续流传,目前永寿当地的监军南关、干堡相继成立了锣鼓队,对传统的鼓点尽量挖掘、整理、继承以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
“刀光剑影已暗淡,鼓角争鸣也远去。”战鼓声中,沙场重现。当年只在村落之中口口相授,密不外传的传统艺术,作为列入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名录的监军战鼓,如今已经走出了乡村,走向了省会,走向了全国,今后,它还必将作为永寿一个文化品牌走向全世界。(C)(5)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的转变;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提高到人均250元,制订出台了《咸阳市城镇居民大额医疗补助办法》,进一步减轻了医疗费用大、经济...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