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马栏镇:大棚西瓜让群众增收有保障

咸阳日报 2020-06-28 07:49 大字

本报讯(刘亚妮 张康)近日,旬邑县马栏镇500亩红心礼品麒麟瓜即将开园,走进大棚西瓜基地,连片的西瓜大棚依次排开,棚内碧绿的瓜蔓中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长势喜人,由于西瓜即将上市,基地技术负责人牟国富这两天特别忙,在各个大棚中巡回查看西瓜长势,为西瓜“翻身”。

“我们的西瓜7月上旬开始卖,能持续到九月底,估计产量就是300万斤。”满脸汗水的牟国富边为西瓜“翻身”边笑着说,全然忘记了热和累。

基地负责人表示,为了错峰销售,他们种的西瓜成熟相对较晚,而且分段成熟,销售时间较长,加之销售渠道广,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按照今年形势,每斤西瓜可以卖到两元钱以上,收益相当可观。

同时,大棚西瓜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马栏镇金盆社区贫困户李巧萍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在西瓜基地打工,这样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也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挣钱的工作,李巧萍以前想都不敢想,她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我在这里务工,一天工资是一百元,工资发得很及时,到现在挣了八千多元呢。”

像李巧萍一样到基地务工挣钱的群众还有很多。由于当地天气早晚温差大,棚内温度、光照、水肥管理样样都要精心,这样才能保证西瓜的品质与口感,因此每天在基地务工的工人都在五十人左右。

“我们劳务支出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支付了60多万元,整个西瓜销售大约到九月份结束,估计劳务支出到130多万元。”基地负责人应林国如是说。

今年以来,马栏镇按照“发展产业促增收,增加收入稳脱贫”的理念,在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的基础上,把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马栏川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结构和气候特点,招商建设了马栏红·心观光礼品西瓜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不仅为马栏移民搬迁群众创设了务工条件,让他们有务工收入,同时也有了土地分红,有效保障贫困群众收入,实现了“搬得来、有产业、稳收入、能致富”,也为马栏川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样板。(B)⑤

新闻推荐

旬邑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本报讯(文海宁)近年来,咸阳市旬邑县检察院采取一系列扎实举措,积极做好信访工作,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取得了社会稳...

旬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