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与栒子木
任革凡
我的故乡旬邑古称栒邑。史载,旬邑地处古豳地,此地出栒木。栒木坚韧,用来制作弓箭很好,秦时将士皆喜用栒木制作的弓箭。栒木为落叶乔木,木材为红褐色,其木质坚实,纹理细致,不翘不裂,耐湿。
《左转·襄公十八年》记载:“晋侯会鲁同伐齐,孟庄子斩其栒,以为公琴。”这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用栒木制琴的记载。栒木能制弓,又可制琴。那“栒”到底指家乡的哪一种树木呢?我于是向生于旬邑的大学教授乔光明请教。他告诉我,栒是一种藤类植物,粗的可以做锨把、扁担等。他还告诉我栒木与栒子木不是同一物种。栒木是落叶乔木,木为红褐色,又称香椿木,这是《左传》时代的地方叫法。栒子木是落叶灌木,幼条可以编制笼,粗的可以做手杖。
栒子木的求证又牵涉到了旬邑地名的来源。乔光明教授认为关于旬邑地名的考证,有五种来源说:第一种说是汉景帝时有“郇侯”,所以叫旬邑。这在逻辑上就出了问题。把某人封到某地叫“某侯”,一般是随地附名的,肯定是先有地名,才有侯名的。例如商鞅,原名叫卫鞅,秦孝公把商地分封给了他,这才叫“商鞅”。因此,这一种说法讲不通。第二种说因为有“栒邑塬”才叫“旬邑”。这个说法一定是后起的,塬是后来人们有能力做地理认知后才有的。一般而言,对植物的认知要早于地理的认知。因此,也缺乏说服力。第三种说是引此地“产栒木”,这恐怕是旬邑地名最初的依据。也就是说旬邑有栒子木,以此为名,这符合历史上地理命名的一般规则。第四种说法是“城寨乡居”,这个说法其实只是解释了旬邑的“邑”字而已。第五种说法说“豳、邠、栒”是“义同音同”,这是一种望字生义的简陋作法,不足为信。
我又在网上找到一篇以高原为笔名发表的文章《栒子木的故乡》,文中说栒是一种藤本植物,也叫栒子。山塬破碎、沟壑纵横的旬邑盛长栒子木。栒子木为灌木,一簇一簇,枝干很少生杈。其枝条细长柔韧,指头粗的细枝任凭你再费力地绞压攀折,光滑的皮破裂后,里面白生生钢丝样的纤维叫你不得不罢手。栒子木做不了房梁屋椽,却能捆柴,编筐,做许多农具的柄把。旬邑人编的筐,多为圆形,称其为笼,笼的提手为曲柄,这曲柄是把折弯的栒子木埋在灰烬中煨一夜做成。丛生、柔韧、长不成大树,是栒子木的特色。
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站站长的旬邑人张文彦老师告诉我,旬邑人都叫栒木为栒子木。栒子木生长缓慢,长得不规矩,很少有很直很圆很粗的,但坚硬、韧性很好,一般用于制作鞭杆。粗一点的枝,可以做农具的把,几辈人用不坏。(B)(13)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小康通讯员侯青孙琛)为助力脱贫攻坚,保护连翘种植基地,彻底解决“鼠害”问题,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派出科技扶贫团...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