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咸阳日报 2020-04-22 10:57 大字

旬邑县郑家镇初级中学 罗敏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推进,加强青少年尤其是初中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实现学生能够懂法、守法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风范。那么该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从激发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兴趣入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概念和说教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时事热点的有效结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时事政治和焦点事件的有效结合。例如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全国各地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中。国难当前,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勇往直前,肩负起拯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中的重任,与此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各司其职,不畏艰难困苦,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科学应对疫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担当十分必要。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三、重视道德与法治教材之外课程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在教学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一些观点的理解,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理解深刻。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10课《法律伴我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未成年人法律的案例,在案例探究与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一定要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式教育,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多渠道丰富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与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

新闻推荐

咸阳市多措并举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辐射环境安全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采取“线上学”和“网上办”等多项措施,统筹协调疫情防控期间辐射安全监管,全力支持...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