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旬邑县郑家镇初级中学 赵会巧

咸阳日报 2019-03-20 09:24 大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头等大事。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正是我们思品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最佳时期,为打造完美的品德教育课,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摇篮,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突出主体地位。

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每一个学生都是主演,教师要立足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还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引领学生去质疑研究、反思领悟。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思考,乐于质疑,大胆发表见解,才能真正给课堂注入活力。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表达力,培养了学生自强自信的优良品质。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学生经过思考完成课前预设目标。

2、提升教师课堂教学亲和力,笑对全体学生。

教学中发自内心的笑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学生在热情洋溢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在欢悦畅快的课堂中追求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用愉悦的情绪感染学生,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还会结下浓浓的师生情谊,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求知是为了更好的高质量的生活,教师把书本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生活气息,才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并喜欢思品课。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将看到的、听到的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的社会案例、感人故事分门别类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材料库,归纳整理,以备课堂所需,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生活化。

4、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课程自身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远程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八年级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我就安排学生以家乡的环境面貌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采取调查、走访、拍照等形式,更直观地感受家乡生态的变化,从而树立了环保理念,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

总之,在“法治天下,德润人心”新时代背景下,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理念逐渐转化为学生内心自觉的行为方式,打造“完美课堂”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定能一举多得,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殿堂。

新闻推荐

旬邑妇联组织女干部参观禁毒教育基地

本报咸阳讯(记者李小刚)3月15日下午,旬邑县禁毒办、妇联组织全县100多名女干部代表参观旬邑县禁毒教育基地,接受禁毒知识教育...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