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思维打造旬邑法制宣传新模式

咸阳日报 2015-09-18 21:19 大字

本报记者 吴红

每天晚饭过后,旬邑县职田万寿社区的村民们三五成群地不断向社区文化广场聚集,“有漫画、有图片、有时还有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来讲法律知识。”村民们热情洋溢地说。

在村民看来,这样的法制宣传已经融入在生活中。为了将普法工作做实做细,旬邑县司法局在运用传统普法形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全县形成了长廊、电视、网络、手机等普法宣传新模式,形成了触手可及、举目可见、上网可览、随处可感的普法宣传新格局。

拓展阵地,不断提高普法阵地的覆盖面,既增强了普法宣传效果,又使普法阵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县司法局以建设“农村法治文化一条街”为重点,以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涉农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先后在80多个村主干街道两侧、村委会广场、休闲广场,利用背影墙、院墙等书写、绘制和雕刻法制宣传漫画。充分利用旬邑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优势,以民间剪纸、书画、绘画等形式体现法律法规和法治常识,以石雕木刻形式在街心广场、汃河堤岸展示旬邑籍历史法学名家名言、法治案例、法治故事,使法治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互融互补互动,起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良好效果。

“学法守法从我做起,普法用法由我先行!”一则则通俗易懂、简洁精练的普法短信,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出现在全县移动用户手机屏幕上。

拓展普法宣传平台,是县司法局创新法制宣传的另一项举措。“我们面向司法行政人员征集普法短信内容。”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短信内容围绕社会普法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

除了短信之外,电视栏目以及相关门户网站都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普法内容,具有跨时空、广覆盖、实时互动等多重优势的新媒体普法,为普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的表现形式,从而增强普法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

让普法工作全面开花,县司法局突出重点对象,以各类法治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普法,带动全民普法深入开展。

《“六五”普法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的意见》等制度实施后,“旬邑法治大讲堂”、“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等一系列活动在全县展开,并邀请法学专家、教授、资深法律工作者讲解法律知识、解答涉法疑问。同时,“政协委员送法进校园”“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活动也在全县127所中小学中相继开展,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县司法局还以企业改革发展为关键,深入全县各厂矿企业,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法律知识讲座,营造了安全生产、守法经营的氛围。

旬邑普法工作遍地开花,坚持普法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针对群众所需所惑,开展全方位、多形式法制宣传教育,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F)(2)

新闻推荐

从马栏山唱响全国的《绣金匾》 巡弋

《绣金匾》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至全国的民歌。起先创作这首歌的作者,叫汪庭有(居于今旬邑县马栏镇);建国后,经过歌唱家李谷一、郭兰英演唱之后流传进了千家万户。歌词欣赏:正月里...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