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讲述田野上的那些事 “这样的日子,挺好!”
刘伯新在清除菜地中的杂草。本报记者 李石 摄(B)⑩
刘伯新介绍他原来的老屋。本报记者 李石 摄 (B)⑩
本报记者 李石
从上班挣工分到勤耕自留地,从农业大集体到联产承包制,政策在变化,不变的是生活向前迈进的步伐。
10月31日,兴平市西城街道官庄村,这座城市边的村落,较之于隔壁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小区,小村庄显得有些落寞。家家门前都晾晒着玉米,时代在变迁,可农耕依然是大家割舍不掉的乡愁。
“把你拾掇的跟‘自留地’一样,没事谝下么?”“我那时候开着拖拉机,同样拿工分,活不累,处处受人欢迎,跟你们不一样。”曾经的拖拉机手依旧保留着年轻时的那份骄傲。
“工分”“自留地”几位老人闲谈中,不时蹦出的“新鲜”话,充满了年代的气息,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走进共和国的同龄人,听老农民刘伯新讲述他所经历的田野上的那些事。
为挣工分辛苦“老三晌”
“早上6点—9点、上午10点—中午1点、下午3点—晚上7点,一天男劳动力算10工分,女劳动力算7工分,锄草、割麦子,挑粪、耕种、收玉米,只要天不下雨,天天有活干,黄胶鞋的底子都磨透了。”刘伯新说,那时挣工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工分意味着粮食。大集体的大锅饭,如今听老人再谝起来似乎已经没有了当时的苦闷。
刘伯新,今年72岁,和共和国同龄。“成人一天8两粮食,主要是杂粮,逢年过节偶尔会有一些大米和白面,吃豆渣就算好生活了,尽管如此肚子都填不饱。”他说,13岁开始参加农业合作社,未成年一天只算5工分。
“收拾得跟‘自留地’一样”是大家调侃的流行语
“为革命广积粮、多储粮、管好粮,入大集体,吃大锅饭。”翻着保存完好的,充满年代感的旧报纸,刘伯新说,起初大家的积极性都挺高,后来公社还办了农民食堂。
那个开拖拉机的老康,当时红火的很,因为缺乏农用机械,更缺驾驶人,老康就成了公社干部的座上宾,工分没少挣,活还不累。人家吃的是技术饭,但是当时还有一些人,每天看着是上工了,可是出工不出力,一年下来集体的粮食反倒是越打越少,偷懒的人越来越多,食堂也弄不下去了。
后来政策有了变化,工要上,分要挣,但集体之外公社还为每家划了一小块地,允许自由耕种,攒些粪,晚上下工后赶紧就给自留地上,大家都一样,白天“上班”磨洋工,晚上可劲儿耕耘自留地。
“那时谁如果穿了件好衣服精神抖擞,就有人调侃,说收拾得跟‘自留地’一样,因为自留地确实改善了大家的生活条件。”他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都是“自留地”
“后来全部都是‘自留地’”刘伯新老人说,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6口人分了2亩地,农业机械化,种啥自己看,农活轻了,吃饭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劲儿全使在土地上,2005年正式废止了农业税,如今的生活真得越来越好了。
宽6.4米,长30米,老刘家宽敞明亮的新房内,现代化的装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透过客厅上挂着的老照片可以看见以前住房的模样。
“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我们这样的村子剩余的土地已经不多了,如今土地已经不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了。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常年在工地打工,儿女们的孝心加上我们两口子的新农保和高龄补贴足够我们生活。”刘伯新说,平日里侍弄几分菜地,村里红白事写写对联,给邻里帮帮忙,这样的日子挺好。(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江锋)“这么多干部帮我播种小麦,真是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我打心眼里感激。”家住兴平市庄头镇白家空村55岁的残疾群...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