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战兵:情系渭河水润民生

陕西日报 2016-10-26 00:25 大字

通讯员 任文娇 本报记者 郭军

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渭河兴平段的变化,一点不为过。昔日,洪水频发,满目疮痍;如今,水波荡漾,绿树吐翠,游人如潮。渭河,见证着这里的巨变,也见证着兴平市水利局局长王战兵——这位“最美治渭人”的情怀。

渭河流经兴平市5镇28个行政村,流程30.5公里,占咸阳市总流程一半还多。历史上,渭河兴平段洪水频发,平均2.6年一次,2003年发洪水造成武功、兴平、渭城等险情不断,灾害损失严重。

渭河堤防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堆砂筑成,质量差,隐患多,虽经多年治理,仍有40多公里属低标准堤防和无堤防段,防洪标准仅为10—15年一遇。同时,脏乱差现象突出,污染问题严重,水生态恶化,河道内乱采、乱挖、乱倒,水质污染突出。渭河兴平段治理工程点多线长,任务艰巨。

近年来,兴平市加大渭河综合治理力度。作为一名水利局长和水利高级工程师,王战兵不辱使命,很快拿出治理思路和方案,并建议把清表赔付、建设环境、工程质量、进度控制等纳入镇办、部门年度考核。为了树立样板、精品和阳光工程,在规划中,他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探讨,完善了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

在施工中,王战兵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统筹、高效率推进,建立健全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监理机构质量控制、现场监督管理三个体系,增设了第三方质量检测。为加快工期,又在参建单位中开展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创新、廉政和创建和谐团队“六赛一创”活动。要求施工企业全面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账表卡册,并多次组成专项检查组进行拉网式排查,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为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目标,无论是晴天阴雨,王战兵始终坚守在清滩整治、征地赔付、现场勘测、施工建设、督促把关的第一线,轰轰烈烈的施工一线,留下了他和治渭办一班人“5+2”、“白+黑”的辛劳。

在王战兵的带领下,渭河兴平段3年任务2年完成,2012年底就实现了30多公里全线贯通。去年以来,又对下游13.15公里堤顶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王战兵创新提出的“十里荷香”规划,也很快开工建成。

兴平市治渭工程,受到省市各级高度肯定和社会好评,市水利局也被评为“全省渭河综合治理”优秀单位。特别是下游13.15公里的全面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以及“十里荷香”的建成,更让“母亲河”大放异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荷香四溢,让游客流连忘返。依托滩涂地资源建设的沿渭生态经济带,种植清水莲菜3.6万亩,也成为西北最大的清水莲菜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每年为群众直接增收2亿多元。

新闻推荐

咸阳市彬县、兴平、秦都跻身“十强县”“五强区”

本报记者齐宇强通讯员杜孟飞孙阿妮史阿阳2014年陕西十强县、五强区闪亮出炉,咸阳的彬县、兴平市和秦都区榜上有名,至此,彬县已连续5年、兴平市连续2年荣膺陕西十强县殊荣;秦都区连续2年摘得陕西五强...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