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符振中讲述被俘赴日所见所闻 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咸阳日报 2015-07-21 22:48 大字

看见这些“古董”,符振中不由得想起那段烽火岁月。

本报记者 吕聪 文/图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其发动的海外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

众人皆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失道义、失人心的,在我无数中华热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善战下,侵略者被赶回了“老家”。殊不知,发动战争的他们结局很悲惨,下场更凄惨。

自本报开设《不能忘却的记忆》栏目以来,记者辗转与咸阳市多名参加抗战老兵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的口述,尽可能复原战争真实的场景和峥嵘烽火岁月。其中,兴平市南市镇陈良村一位名为“符振中”的抗战老兵经历比较特殊,他不仅亲历日军投放化学武器,还曾被日军掳获成为战俘,在被押解赴日本做劳工期间,他亲眼目睹日本因发动侵略,国内千疮百孔和民不聊生的可悲场景。

亲历毒气弹 日本人戴着“长鼻子”使用生化武器

符振中生于1919年。1937年,18岁的他在乾县参军入伍,成为新成立的“二五补训处”一员。1938年,部队转至咸阳,随后至河南洛阳,参加军事化正规集训,符振中所在部队由洛阳某县划船抢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战前线。

就在符振中的部队刚过黄河,由渡口快速摸进岸边时,日军部队突然出现。“他们都戴着‘长鼻子\’面具,向我们抛弹。”符振中说,那时,他从没见过毒气弹,也不知道什么是化学武器,跟着战友就四处跑窜。在与日军展开游击的时候,他看到不少战友闻到毒气,纷纷倒地,其中一个连冲在最前面,最后活下来的战士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排。“至今,符振中想起这段经历,仍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经此一战,部队损失惨重,与敌交锋方式变成游击战和拉锯战,以尽可能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

被抓俘虏 押解至全国各地做劳工

此后,符振中所在部队汇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开始在山西太原周边与敌人斡旋。“部队分成两部分,一半人负责守阵地,一半人负责找寻、囤积粮草。”日军武器装备先进,常有飞机出动,对符振中部队的阵地狂轰乱炸。多数时候,他们都在山区里展开偷袭,对敌人大小据点进行打击。直到1943年,在一次战役中,符振中和部队长官等几百余人被日军包围、俘虏。

“鬼子用火车把我们带到北京的集中营关押。”符振中老人回忆,没过多久,日本人就把他们带到黑龙江,严刑拷打下逼着干苦力,为日军修筑工事或修路。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又被带到山西大同及其他城市。后来,200多名俘虏再被押,乘坐一辆由天津出发的货船,漂洋过海,最后到达日本的名古屋。符振中等人被日本士兵看守,在一座山里钻山洞,为山下的发电厂打通运送粮食和补给的输送线路。

街上见不到男人 东京街头有人饿晕

“大街上看不到一个男人。”符振中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让他深感触动。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被拉去参军打仗,城市里到处是女人的身影。她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神情木讷。任何工作都由女人来做,“开火车的、铁路扳道工等,全是女人”。据说,很多男人到中国参战,在战场牺牲,能活着回家的男人少之又少。为此,在符振中眼中,那个时候日本女人生活得很悲惨。

符振中还回忆,那时,因连年战争,日本的国民贫困潦倒,粮食、食盐、食品、服装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受到限制。街上,无论大小饭店,每天只许卖20斤粮食,卖完必须打烊。1945年,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日本士兵回到家乡,生活一样清贫,饭都吃不饱,符振中曾亲眼看到有穿着军装的日本士兵在东京街头饿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1946年,符振中与其余被俘人员乘坐美国的一艘军舰回到祖国。1948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四野战军某山炮营,并于1949年光荣入党。1955年,复原回到家乡,生活至今。这些年,符振中常会给儿女们讲起抗战的故事,告诫子孙后代,“和平来之不易,定要珍惜;发动侵略战争,必定付出惨痛代价。”(B)(12)

新闻推荐

上台“晒”勤廉领导迎“面试”

(上接A1版)每人六分钟的限定时间内,述职者都把自己上半年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悟如实地向委员会和在座的同志汇报,同时总结了个人的不足之处。现场接受测评也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担任此...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