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变镇政府债主 政府拟还款计划却“无力”还款 兴平一村民向镇政府工程队援资 21年仍讨不回债

咸阳日报 2012-08-02 23:51 大字

法院判决、“还款计划”都如此“苍白无力”?

本报讯(值班记者 吕聪 记者 刘江 实习生 陈越)他今年81岁高龄,他曾是抗美援朝的老兵,1991年,他“阴差阳错”成为当时乡政府下属建筑队的债主。不料,建筑队法人变更,他借出的58700元成了“无头账”。后经法院判决,他与建筑队债务关系成立,乡政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乡政府还于2000年拟了“还款计划”。然而,直到今日,兴平市西吴办边全德老人仍旧没有从阜寨镇政府讨够余款。

“老兵”变身政府“债主”

法院判决确认债务关系

8月1日,记者在兴平市西吴办西一村4组见到了边全德老人。据边全德描述,1991年,阜寨建筑队承包了咸阳某住宅楼工程。施工中,建筑队因资金不足,找到人缘较好的边全德,向其借款三次,共计58700元,并于同年10月签订“委托抵押”协议。以“所建的楼房”和建筑队的“设备”作抵押,保证工程决算后,归还边全德的借款。

谁知,1992年,相关部门与阜寨建筑队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通过调解达成“双方工程合同终止履行”的协议。后来,阜寨建筑队更换法人,改名为“阜寨建筑安装工程队”,边全德这笔债务一时成了“无头账”,四处讨债无果。走投无路的边全德将相关债权关系人告上法庭。1998年9月,渭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边全德与阜寨建筑安装工程队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阜寨建筑安装工程队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付给边全德人民币58700元,逾期承担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兴平市阜寨乡人民政府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镇政府拟“还款计划”

却不按“计划”还款

有意思的是,2000年5月,阜寨乡人民政府给边全德手写了一份“还款计划”。其上说明,履行判决应付边全德欠款47000元,在今年夏秋两季分两次各还一万元,共计两万元,余款于明后两年还清。

边全德老人讲,其中部分欠款是家人曾向乡政府借过款,一笔勾销的。拟定“还款计划”后,乡政府确实还了一部分钱,三年共还款8000元。时至今日,阜寨镇政府仍有24200元欠款未还。加上法院判决中提到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镇政府至少共欠款5万多元。这些年来,边全德老人多次找阜寨镇政府要账,直到前几日,镇政府领导还以经费少、没钱为由将债务一再搁置和推迟。

阜寨镇政府:经费紧张,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

当天,记者来到阜寨镇政府了解情况。办公室高(音)主任说,这个事情已过去多年,建筑队确是该镇企业办下属的企业。但对于时任的乡镇政府开具的“还款计划”,他表示没听说过。为何这笔债务拖到今日仍无法还清?高主任解释,近日,镇政府也积极配合渭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展开协调工作,“我们态度很积极,但镇上经费紧张,拨的钱都是专款专用。从2006年起,我们每年都向上级政府提出申请,总之,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此事。”

21年过去,抗美援朝的老兵、朴实的农民边全德何时才能讨回自己的这笔血汗钱和养老钱?阜寨镇政府何时才能“努力解决此事”?本报还将继续关注。(D)(6)

新闻推荐

近日兴平市马嵬办群众种植的地膜玉米喜获丰收黄澄澄的

近日,兴平市马嵬办群众种植的地膜玉米喜获丰收,黄澄澄的玉米亩产突破千斤,有效增加了收入。图为东街村群众吕长林一家在晾晒刚刚采收的玉米棒子。本报记者何建虎摄(D)④...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