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五晚上打灯笼 嬉闹中透着别样亲情

咸阳日报 2012-02-07 00:00 大字

本报讯(值班记者 马元聪)没有缤纷绚烂的焰火,没有成串灯笼点缀的大街,更没有喧嚣热闹的人群,然而,安静的小乡村里,依然有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打着小小灯笼,约上左邻右舍的伙伴们,元宵节的夜晚,伴着灯笼的光线他们一路说着、乐着、蹦着。

“舅给外甥送灯笼这是我们的一个习俗,一直要送到孩子12岁,元宵节晚上打灯笼也称‘走百病\’或‘游百病\’,这样的习俗一直还在农村延续。”昨天晚上,兴平西吴镇马村的白素娥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文博,吃快点,天黑了,赶紧打灯笼走!”天一黑,西吴镇马村12岁的何文博顾不上吃完最后一口饭,赶紧让爸爸给他取出小舅送的大灯笼,“妈妈说我今年12岁了,舅舅最后一次给我送灯笼,明年就没有了,所以今年送的灯笼特别大!”说着,小文博兴奋地给记者展示。

“打灯笼最热闹的三天,就是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了,正月十六晚上又叫‘完灯\’,孩子们将灯笼互相对打,灯碰灯、灯打灯,但不恼怒。因为按照传统风俗,灯节过完要把灯笼打烂、烧毁图个吉利,第二年将会收到新的花灯。灯笼一着,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看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白素娥老人开心地回忆着。

记者看到,与过去纸糊的灯笼相比,如今小孩们的灯笼更趋向电子化产品,开关一推,不仅有多彩的灯光,还有各种电子音乐,无论怎么摇晃,都不必担心烧毁,孩子们更多地把它当成玩具。夜晚的乡村依旧寒冷,与城市璀璨的夜晚,喧嚣的街道相比,这里元宵节的夜晚稍显安静,但是,孩子们依旧是快乐的,欢笑声、嬉闹声混着火红的灯笼透出别样的亲情。(D)(6)

新闻推荐

不用培训考核 交钱就能拿到技术资格证兴平沿街“”称啥证都能办

沿街门店办理证件招牌随处可见。本报讯(记者木鱼实习记者文工)无需培训考核,只要交纳几百元就可以拿到技术工程“证件”,并保证最迟一个月就能拿到“证”,绝对安全可靠。兴平市金城路部分门店“能力”...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