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辞职到成为蛋雕大师 闻福良:一颗“蛋”最高卖到10万元

三秦都市报 2018-11-20 03:25 大字

闻福良展示他的蛋雕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区东侧的家属院里,62岁的闻福良每天都在小小的蛋壳上雕刻着,一件蛋雕作品有的用时10多天,有的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他的蛋雕如一颗艺海奇珍,享誉海内外,作品价格每件五六千元到五六万元不等,最高的能卖到10万元。

闻福良的父母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杨凌小镇,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兄弟姐妹多,只有过生日时才能吃上一个煮鸡蛋。七八岁时,闻福良舍不得吃生日鸡蛋,喜欢在蛋壳上画个小鸟、小花,画了擦,擦了画,最后还要用铅笔刀刻一刻,感觉蛋壳上画的、刻的比纸上画的更有立体感,更有趣味。从此,闻福良渐渐迷上了蛋雕。

高中毕业下乡3年,闻福良被分配到武功县银行系统工作,自学获得大专文凭,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了第一批银行经济师,但闻福良为了圆工艺美术的梦,毅然辞去银行工作到西安一家木器厂从事屏风等工艺品的设计工作。下岗之后,他谢绝了朋友和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走上了蛋雕艺术这条艰难坎坷的道路。

最初觉得蛋雕难度不会太大,但真正做起来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从1995年到2003年的8年间,闻福良都在蛋壳上练基本功,消耗了2万来个鸡蛋鹅蛋。全家人只好整天把蛋炒着吃、蒸着吃、摊饼吃,吃不了就送亲戚朋友。直到有一天,闻福良路过一家蛋糕店时忽然想到,何不与蛋糕店合作,他们用蛋液,自己用蛋壳,这样才把蛋壳不够用、蛋液吃不完的问题解决了。

闻福良在眼镜架上放了放大镜,放大镜有5倍、10倍、20倍等多种,根据雕刻的精细程度选择放大镜。他的蛋雕不少地方接近微雕。

2012年闻福良的蛋雕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也是这个行业的最高奖。下岗至今,闻福良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探索,累计制作蛋雕作品3000多件。包括《中国梦》系列、《华夏记忆》系列、《丝绸之路》系列、《魅力陕西》系列、《吉祥祝福》系列等等。

魏永贤本报记者薛保华

新闻推荐

咸阳市全力配合保障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

本报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配合保障工作,提前谋划、提早部署,确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顺...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