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女苏蕙 王耀文 黄权中
苏蕙,字若兰,武功县苏坊镇苏坊村人,生于前秦符坚永兴元年(357)。她容貌秀丽,聪明过人,深得父母喜爱。父教其读书习字,精通文史音律,母教她纺织刺绣,针工裁剪,样样娴熟。十六岁嫁给扶风窦滔,婚后夫妻恩爱如山、情深似海、相敬相爱。
苏蕙的丈夫窦滔,字连波,出身将门之家,自幼习文练武,文通史精,武艺超群。从戎后,苻坚委以重任,屡立战功,为前秦名将。后就任秦川(甘肃敦煌)地方官。临别时,两人对天盟誓。苏蕙起誓:在家孝敬父母,贞洁自守,等夫回家。窦滔起誓:只爱苏蕙一人,决不再娶。但他到敦煌后,不久就爱上了能歌善舞妖冶妩媚的姑娘赵阳台,纳为小妾。
东晋孝武帝3年(378)2月,苻坚下诏任窦滔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窦滔带回赵阳台,苏蕙一见满腔怒火油然而生,虽知书达理,仍不免女儿气,寻机将赵阳台打了一顿。窦滔知后生气,加上阳台不断进谗言,结果夫妻反目。窦滔上任要苏蕙与阳台同往,苏蕙拒绝同去,窦滔带阳台去后与苏蕙断绝了书信往来。
苏蕙独居苏坊村娘家,时间长了不免思念丈夫,想给其写信,又怕不能表达自己的一片纯洁坚贞的爱情,于是专心致志用五彩丝锦织成回文诗,长宽八寸,841个字,纵横反复皆成诗章,把自己的一片衷肠倾诉其中,让人送到襄阳。窦滔接到织锦回文诗后反复吟咏,不觉泪下,深感苏蕙情深意浓,便把阳台送回老家,盛礼迎接苏蕙到襄阳,夫妻和好如初,恩爱愈加。不久,窦滔战死沙场,尸体归葬扶风。苏蕙孀居娘家苏坊村而终。
织锦回文诗(又称璇玑图)在我国文字史上占有特殊地位,1600多年来,研究的人世代不绝,评价很高。可见苏蕙之艺术风采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唐代女皇武则天亲自为《织锦回文》一书写了序言,推崇备至,谓其“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宋代李公麟称赞“观其婉转反复,皆才思精深,如契自然,人才所难,岂必女子之尤哉?”明、清历代文人称赞者不绝。
织锦回文诗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部缠绵情深的爱情诗,叙述思念丈夫,身处幽房、悲痛自伤的心情,又引经据典,婉转比喻,规劝丈夫要“虑微察远”不要“废故”、“惟新”,要“均匀”看待夫妻间的积怨,不要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它是封建社会一部回文爱情史。武则天称:“它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北京语言学院编的《中国文学家辞典》评价是很中肯的。织锦回文诗形式多样。在一幅长宽八寸的方锦上用五彩丝锦织成841个字,安排那么巧妙、顺读、横读、斜读、交换读、蛇引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字读、左右旋读、皆可读成三、四、五、六、七言诗300多首。其智慧确实惊人,是回文诗中最绚丽的一朵鲜花,也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纺织技巧上的一大奇观。
才女苏蕙的织锦回文诗帕,虽经1600多年成为历史,但其遗风至今尚存。人们在戏剧中常看到古代男女许婚,女给男赠手帕的情节。关中西部的武功、乾县、兴平、扶风一带青年男女结婚时,女方要织许多彩色方格手帕赠送给新郎和男方亲友。孩子们也乐意给新娘抬嫁妆、挂门帘等,就为能得到新娘送的彩色方格手帕而高兴!
新闻推荐
“这你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小明数学测验得了98分,你怎么才考了75分?”“看看邻居亮亮,每次学校开表彰会上台领奖的都有他,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听到如此话语。...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