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文化工程”推进大发展大繁荣 孙亚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结合实际,我们重点实施“五大文化工程”,加快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主流文化提升工程。武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以后稷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苏武为代表的爱国文化、以李世民为代表的感恩文化的三大文化品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积极强大的主流感召力。充分挖掘优秀的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传唱《武功县歌》、精读《武功县志》、传承“武功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激发广大党员和全县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无限热情,进一步提升主流文化影响力。
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设施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载体,按照“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文化为魂”的指导思想,把农村和社区的设施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统筹文化、教育、体育等场所的规划和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享用各种文化服务。在全县建设完成八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6个村农家书屋工程并配送图书3万余册、44个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建设水平,规划建设县文体服务中心,涵盖影剧院、阅览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功能,提升文化硬件服务水平。
文化人才振兴工程。以贯彻落实中、省六部门《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契机,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以人为本、强基固本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全县城乡文化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重点保护和扶持培养富有武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成立各种传统民俗文化专业协会,不断发展和壮大民俗文化人才队伍,使他们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把文化人才开发纳入人才发展规划,纳入教育培训范围,纳入相应人才培养工程。建立落实人才联系服务制度,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文化建设,为他们施展才干、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建立支持本土专业文化人才成长的政策机制,扶持文化社团建设。
文化产业繁荣工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发展文化产业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遵循“立足发展、搞活机制、分类指导、稳步推开”的原则,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扶持培育演出公司、传媒创意公司等文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县内外文化市场竞争。
群众文化服务工程。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因此一定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层面,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立足“小文化”,建立包括文化、广电、体育、科普、旅游在内的“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举办以“送文化、送政策、送卫生、送科技、送法律”为主的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办好农村文化大集。积极申办和承办省市单项文化体育赛事,举办武功县文化艺术节和全民运动会。
(作者系中共武功县委书记)(C)④
新闻推荐
武功县欣鑫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主要为铁路、汽车等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1到10月份,产值达到760万元,缴纳税金23万元。图为工人正在加工产品。本报记者张林彦摄(B)⑤...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