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口山 □吴树民

西安晚报 2020-11-08 05:29 大字

鲁桥镇北部的河谷口,宽约三里,两边均为原峁,连绵不断。河东边的叫东峪口山,简称峪口山,现属三原县,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三原县北十公里。

站在峪口山顶北望:潺潺的小清河,绕过鲁桥古镇逶迤而去;西铜公路的高架桥,像一条哈达凌空飘舞;一座座的蔬菜大棚,如同道道白堤闪光耀眼;雄峙西原的嵯峨山,好似一座笔架横亘云天……河谷中,绿树掩映的村落,烟雾飘浮,生机盎然。

清凉古寺历史悠久

在松塔柏影的绿树丛中,一座古刹拔地而起,耸立云天。沿着弯弯曲曲的峪口山路,爬到半山腰,路北就是清凉寺的正门。从雄浑高大的骊山老母楼门洞下穿过,旁边是飞檐流霞的华严亭。在华严亭休息片刻,通过陡峭的百余台阶,才能登上凌空突兀的壹天门。经窑洞建成的尼姑小庵、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门前,拾阶而上,就是清凉寺东门。东门与南天门,不过十丈之遥。登清凉寺还有车行的山道,宛若游龙。

据现存的一座刻有佛家经文的唐代尊胜陀罗石幢推算,清凉寺初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凉寺原为一座道观,当时,因为释道双栖,这里就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拜佛问道之地。

清凉寺道观清雅幽静,常有僧人前来串门闲坐。道长名黄冠,字鲁班,他和山麓下近在咫尺的鲁桥镇古桥,有着一段美好的历史渊源。鲁桥镇中间有伍渠水穿街而过,居民饮啜、洗濯十分便利,但是,伍渠水却将古镇分为东西两半,人行车过,十分不便。慈悲为怀的黄冠道长心生善念,他化缘聚财数载,终于在伍渠上修筑起一座石砌的拱形涵桥,连接起东西古镇。桥下流水静静潺潺,桥上街市熙熙攘攘。清代康熙年间所立的“古鲁桥”石碑犹在桥下矗立。数百年来,古镇因清凉寺而声名远扬,清凉寺依古镇而香火兴盛。

黄冠道长喜云游,一次外出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不知所终。后山僧人便移居道观,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清凉寺院的所在。在清凉寺旧址中,僧侣甚众,有方丈、寺监、首座等,且有武僧护寺。关中新意红拳的继承人飞腿鹞子高三(本名高占魁),曾在此寺圆净大师的门下习武学艺,后成为名扬陕甘两省的一代拳师。

清康熙年间,在陕西巡抚毕源所著的《关中金石记》中,曾明确记载,“清凉禅院正书(金)大定四年四月(公元1164年)。”步入清凉寺南天门,大殿内两侧,有镇守山门的哼哈二将雕塑。与大殿相连的献殿内,供奉着关公塑像,只见关老爷面如重枣,长髯剑眉,高大威武。大殿后是念佛堂,一年四季经音不绝。念佛堂的东边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着高达丈许的四大天王,威风凛凛、形态骇然。寺内大院,几株古柏枝叶参天;一座香炉烟火缭绕;钟磬悠悠,不时鸣响。东北方向、靠崖而建的三层楼,乃有名的大悲阁藏经楼,楼的一层为接纳香客的正殿,殿后的窑洞里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的贴金塑像;二楼即为藏经之处,收藏有经书八千余卷,收藏经书之多,为关中藏经之首;三楼则供奉着一尊造型奇妙的千手千眼菩萨。

走进大院正殿,只见东侧配殿,中间供奉着达摩祖师;南边是客堂,里面供奉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北边是寺院库房。其西侧配殿,中间供奉着药王孙思邈;南边供奉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北边供奉着神医华佗的塑像。

清朝道光年间,寺中一僧人圆净,深通医理,精于岐黄,医治百姓,并将世间流传的华佗古验方收集整理形成方剂,刻于木板上,再印制成黄表药谱。求医者抽签取方,药方前面都有简要的病情、病因歌诀。方剂有附子理中汤、大青龙汤、白虎汤、小柴胡汤、平胃散、清心莲子饮、养元粉等。处方原有九十六鉴。清末时,主持僧人邀请鲁桥镇著名中医李明善等四人上山,各献一方,合为百数。由于有一定疗效,前来清凉寺求医者甚众。华佗像前,信男善女捐献的木牌匾、琉璃灯、锦绣衣等,不计其数。值得一提的是,此黄表药谱,乃寺院的传家之宝,虽数度经历劫难,但在僧人们的尽力保护下,幸存于今。

主庙东门外东南侧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中央供奉着佛祖如来神像;左右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喜怒哀乐、表情逼真、形态各异。大雄宝殿的后面即是高崖,上面凿有许多紧紧相挨的窑洞,有“十王洞”“百子洞”“姑姑庵”等。当年杨虎城的母亲上山纳凉时,曾在“姑姑庵”住过。

寺院风景宜人,天人合一,自古以来,文人香客在寺中题诗留字者甚多,清·张象魏《九日峪口》就抒发了登峪口山清凉寺的情怀:“落日北原上,西风万里秋,登高怀旧事,把酒释新愁。此地多红叶,人家对碧流,归途有余兴,暮色满村楼。”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登峪口山作《失意再游清凉寺题壁》:“万千兴会怅登临,得罪苍苍罚苦吟。落叶横飞偏碍眼,高僧时到一论心,手无阔斧开西北,足驻长途哭古今,为问东山人在否?末流为尔一沾巾。”抒发了其在革命遭受挫折时的悲愤情怀!站在清凉寺的高处南眺,则秦岭若隐若现,正如清代诗人李秀描写的:“分明日远长安近,沃野雄关指顾中。”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清凉寺的传统庙会,方圆百里,信男善女、进香膜拜者,纷至沓来,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寺里佛音飘飘,香火袅袅。寺外,各色商品、小吃摊点、杂耍游艺等,无所不有。清凉寺的庙会,实乃关中之盛会。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陕西省省长的赵寿山到清凉寺考察,曾筹措数千元兴建饮水池,维修大雄宝殿、藏经阁、南天门等设施,经修葺彩绘的清凉寺,焕然一新;1957年,著名匠人王工带人翻修了的大雄宝殿;1964年又全部重新彩绘,光华绚丽,辉煌一时。动乱年代,神像被砸,殿宇被拆,墓塔被捣,古柏被砍,寺中僧人被驱逐下山,清凉寺只剩下满地瓦砾。斗转星移,日月轮回。所幸的是,2001年,陕西省佛教协会将此处列为重点开发之地。2004年,国家民政部门正式批准清凉寺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近20年的添建、续建,清凉寺初具旧貌和佛家气象。

清凉寺原有一座祈福宝钟,建造于明代。后因历史原因被毁。为重铸祈福宝钟,寺院筹建会组织人员,远赴甘肃永定钟厂寻求帮助。该厂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数月,最终铸成高2.56米、下围直径1.64米、重达两吨有余的一座宏钟。在钟体上,有释印光大师拓印题词、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题词,以及《黄河》杂志主编石岗等人撰写的铭文。新铸祈福宝钟,雄浑宏大,金石气足,书卷气浓,且饱含时代韵味。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祈福钟声,重又回荡在祥云缭绕的清凉山上。

百余年来,于右任、茹欲立、杨虎城等文化军政要员,先后到清凉寺礼佛游览、小憩抒怀,为该寺增光添彩,更使其声名远播。

近年来,清凉寺周边新栽的数千棵松柏树木,郁郁葱葱,覆盖山峦。寺里的藏经楼和大雄宝殿工程,已经启动。期待千年古刹重放光彩!

正谊书院历史厚重

从峪口山顶东转南下,遐迩闻名的正谊书院就坐落于正南半坡上。关中名儒、著名理学家贺瑞麟,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购得时属泾阳县的鲁桥镇(今属三原县)北门外清凉山坡地及土窑数间,起名为“苍烟居”,贺瑞麟在此隐居潜读,后创“清麓精舍”,授徒讲学,来者云集。三原知县焦云龙在修缮三原宏道书院的同时,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捐资协助将贺瑞麟的“清麓精舍”扩建为“正谊书院”,并常以“学子”身份前往听讲。由于焦云龙倡导得力,贺瑞麟治学严谨,正谊书院成就斐然,声名远播。贺瑞麟在书院担纲主讲20余年,他学体兼用,精研程朱之道,集汇理学之大成,刊印历代之经典,为时人所敬重,各地学子络绎不绝。贺瑞麟不仅蜚声三秦,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南方学子也前来书院听讲,且形成惯例。贺瑞麟一生著书颇丰,编著有《朱子五书》《信好录》《养蒙书》《清麓文钞》《女儿经》等,督学吴大徵奏请朝廷,奉诏授予贺瑞麟国子监学正衔,晋正五品衔。当时,云集于正谊书院的学者还有牛兆濂、李二曲、张四等先生,他们轮流主讲,学子纷至,蔚然成风。其中,关中大儒牛兆濂曾一度在正谊书院担纲主讲。

正谊书院坐北朝南,倚山势而建,门前有石牌坊一座,横额“清麓精台”,楹联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沿阶而上,中间为书院正门,门楣上悬挂着国民革命军河南督办胡景翼(陕西富平人)所书的“关学渊源”的魏体书法匾额。门内两廊镶嵌着清代名将左宗棠草书石刻,书法一气呵成,遒劲有力。北面有正厅五间,坐北朝南,高大宽敞,端正庄严,正中悬有冯展云榜书的“正谊堂”三字,此地为诸先生讲学的主要活动场所。门房与大厅之间形成一个院落,内有土窑三座,小院中的石桌石凳,供学生与客人所用。正厅后院也有窑洞三间,中间窑洞供奉着孔夫子的木牌神位,左右可通两边藏书洞。窑前小院的两边有两棵参天古柏,使人倍感清静、舒适。

沿着两条砖砌台阶,直上仰止楼,前檐下悬挂仰止楼匾额,此处为书院建筑的最高点。据说仰止楼是诸先生静夜观测星座方位之地。登上仰止楼,遥望南天,有超世脱俗、独立世外之感。

正谊书院集理学之大成,刊印经典《清麓丛书》,为时人所重,行销省内外。藏书洞珍藏“四书”“五经”,以及经、史、子、集、松蒿(药书)约万余卷。因其影响巨大、声名显赫,正谊书院成为关中颇有影响的三大书院之一,1948年,正谊书院落下帷幕。后来,正谊书院的所有藏书全部清交与三原县图书馆。正谊书院曾藏有印书书版,由三原县东里堡的巨富出资镌刻而成,为传经堂藏版。其刻工之精细,保存之完整,令人深为震撼。解放之初,著名历史学家武伯纶曾建议完整地保留正谊书院,然而,人微言轻,未能如愿。更可惜的是,世人不知其珍贵价值,在动荡时期,损失殆尽,令人扼腕叹息!

新闻推荐

张正茂 穿梭“一带一路” 播种友谊和希望

深秋十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右)在陕西三原县的试验田里,播撒小麦种子。■记者朱雪娇文/图十...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