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峪河湿地公园的华丽变身
余永亮 吴珍丽
初秋的傍晚,家住清河岸边的胡大妈和王大妈准时到清峪河湿地公园散步,这已成了她们每天的必修课。
清河,又名清峪河,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三原人民的母亲河。由于常年的冲刷,清河已经在三原县城北部切割出了一条深30米左右,宽200米左右的巨大河谷,河水自西向东横穿县城,最终汇入渭河。
借助这一资源,三原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道里修建了一座清河公园,供市民们休闲散步,但由于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淡漠,清河公园一度成为了三原市民都不愿意去的“伤心地”。
“我在这清河岸边住了60多年了,以前就连开门关门都要快一点呢,生怕蚊子跑进去晚上咬人,更不用说是下午坐在门口聊天喝茶了,蚊子直往人脸上撞。现在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清河公园能建设得这么漂亮。我给我老伴说咱们一定要好好多活几年,把这好风景再多看几年。”胡大妈高兴地说。
2017年,三原县委县政府把投资3.5亿元的清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项目当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1日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至此清河实现了它的华丽变身,并正式命名为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清峪河湿地公园全长2.1公里,面积约58公顷,以“文化的盛宴、自然的客厅、城市的海绵”为主要设计出发点,从“绿化、水化、亮化、文化、美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了一处自然生态与都市休闲相结合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展现了三原清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美、都市文明美、悠久古城美、立体空间美、水系灵动美,全面提升了清河两岸生态宜居环境。
华灯初上,张宇斌便在河边的观景台上开始了他的直播活动。张宇斌今年30岁,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之前一直在大城市打拼,今年情况特殊,他就在县城找了一份工作。业余时间他便会开音乐类的网络直播,而现在清峪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了他直播的主景地了。
“粉丝们纷纷留言问我这是什么地方,风景这么漂亮,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家乡三原县。特别是现在夏日的傍晚,河岸旁杨柳依依,凉风习习,带着网友们欣赏着公园里的各处美景,讲解着公园中的特色景观,用镜头诠释着这里的一步一景,看着网友们不时发出的惊叹和络绎不绝的提问我真的很自豪。”张宇斌说。
三原县作为明清两朝西北地区的经济商贸中心,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八百里秦川白菜心”的美誉。自古以来文风极盛、圣哲辈出,李靖、马理、于右任、茹欲立等名人都出自三原,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之乡,全县现有各类书法协会18个,书法研习者2万余人。有着400多年历史,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的古龙桥至今仍屹立在清河之上,陕西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的宏道书院就坐落于清河北岸,如何将这些厚重的文化底蕴融入到清峪河湿地公园之中,设计者们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了。
在两岸步道上散步行走的时候,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每过一段地面上就会出现一首诗词,其中很多都是三原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原有的几座古亭在工程师们的精心设计下,已经和周边的环境完美融合,还有步道两边的仿古路灯,每当夜晚灯光打开的时候,整个园区在它们的点缀下,现代而不失古典,科技而不失文化,交相辉映,细节之处无不展示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
“我去年退休了以后,就把‘书房’搬到了公园里来了,一只大海绵头毛笔,以地为纸就开始练字了,既环保空气又好。看着地面上圣贤们的诗句,欣赏着这优美的古琴曲,我仿佛回到了他们的那个年代,自己正在与他们交流学习。每天下午都会有许多小朋友前来围观,我就会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中国书法,讲解中国文化,使更多的人知道书法、爱上书法、传承书法。”正在地上写字的李怀民微笑着说道。
如今,随着清峪河湿地公园水质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改善,白鹭、野鸭、翠鸟等20多种鸟类已经在此安家,数量达到了1万多只。
清峪河湿地公园不仅变成了市民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更成为了持续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三原的“网红打卡地”。(B)(11)
新闻推荐
我们每天的餐桌饮食丰富多彩,从谷物和薯类中获取淀粉,从豆科植物中获取蛋白质,从蔬菜水果中获取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素...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