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十四运契机 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厚积薄发

三秦都市报 2020-04-20 01:07 大字

陕西省参加十四运的项目当中,自行车是一项关注度颇高的运动。这项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正厚积薄发。“把十四运东道主优势当成补齐短板的一次契机。”陕西省航空无线电汽车摩托车管理中心主任马军政对记者说。

自行车成了新时尚

假日里邀上三五好友,在风景如画的秦岭山下、抑或杨柳依依的渭河堤上来一场“速度与激情”……自行车运动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三秦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省航空无线电汽车摩托车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陕西省经常参加自行车运动的人数达到350万,可以说群体非常庞大。

“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员上一次出现在全运会的舞台上,还得追溯到七运会,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该项目就出现了中断。”陕西自行车队领队黄稚轩说,“令人欣慰的是,没有了竞技层面的引领,但陕西自行车运动的群众基础却并没有萎缩,近年来在各方的关注之下,陕西省群众性自行车运动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据了解,为了规范和引领陕西省群众性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自2016年起陕西省先后创办了沿渭河健身长廊自行车联赛、环秦岭自行车联赛、沿黄观光路自行车联赛三大赛事,每场赛事每年都会举办3场以上的分站赛,每站比赛参赛人数超过300人,总参与以及辐射人群过万。这三大赛事已经成为了陕西民间自行车运动热潮的主要支撑。随着三大赛事的连续举办,民间自行车爱好者对赛事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近年来陕西省山地自行车超级越野挑战赛、陕西省女子自行车联赛、榆林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多日赛、丝绸之路渭南华山国际自行车赛、陕西三原国际自行车赛、陕西绥德自行车全国邀请赛、宝鸡千阳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宝鸡麟游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众多计划外赛事也应运而生,并且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追捧。

黄稚轩说:“在稳定联赛基本体系不变的前提下,2018赛季全国首创性的引入了竞赛积分体系,2019赛季又将‘升降级’带入各组别竞赛内容里,未来,陕西省还将把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体系渗入到民间赛事中,为2021年陕西参加十四运自行车项目积累后备人才。”

全运备战有条不紊

围绕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陕西省提早动手、提早谋划,先后与甘肃、河南、云南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共建陕西省自行车队。目前,各支队伍正在按照计划紧张地备战。

从人员配置和这个周期的备战情况来看,十四运上陕西省有望取得突破的两个项目是:场地竞速和小轮车泥地竞速。其中双胞胎姐妹杨丛语和杨丛歌备受关注。2019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暨全国场地自行车青年锦标赛上,这对“姊妹花”在团体竞速比赛中拿到了冠军。

小轮车泥地竞速方面,在2019年度的全国联赛中,陕西小轮车泥地竞速队保持了较强的冲击力,共有3场5人次站上领奖台,值得一提的是,代表甘肃出战的陕西省运动员李文东、吴新云、陈学翔、赵晓理还在全国二青会该项目比赛中包揽前四名。

“十四运我们不但要出色圆满地完成参赛任务,取得预期的成绩,而且还要抓住这次契机,让陕西的自行车运动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陕西省航空无线电汽车摩托车管理中心主任马军政说。据介绍,在本次十四运的备战过程中,陕西省把培养后备力量一直放在突出位置,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里约奥运会结束之后,国际奥委会宣布小轮车自由式正式成为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在此背景下,陕西省2017年迅速组建了陕西省小轮车队,并通过选拔的形式,在省内筛选出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其中,加子良和李小龙是佼佼者,两年多来,在主教练徐浩男悉心栽培之下,加子良和李小龙进步很大,已经成为了圈内公认的希望之星。

眼下,202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备战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马军政认为在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的同时,后备力量的培育工作同样不可懈怠,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文/图本报记者王战荣

新闻推荐

三原在军民融合中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本报讯(记者高依)3月31日,记者从三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近年来,该县将双拥工作和地方文化相结合,大力宣传,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