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意见

陕西农村报 2020-04-13 12:38 大字

?小麦红蜘蛛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病穗症状。

?穗蚜。

目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抽穗期,即将进入扬花和灌浆期,这一阶段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段,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一喷三防”技术是控制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止干热风、抗倒伏等有效措施。按照农药混用原则,将杀虫剂、杀菌剂与营养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一次施药达到防病、灭虫,加强后期营养供应,实现增粒增重丰产的目的。2020年关中地区小麦中后期病虫主控对象为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1.防治条锈病、白粉病:亩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25毫升。

2.预防赤霉病: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120毫升,在齐穗期,尤其是阴雨天季节,需抢在雨前进行喷雾。

3.防治蚜虫:每亩可选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6~24毫升,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8~12克,或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12~16毫升喷雾。

4.防治红蜘蛛:亩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5.防治吸浆虫: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复配制剂亦可,兼防蚜虫。

6.防倒伏、抗干热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

在开展“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上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杀菌、杀虫剂进行混配。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时间紧迫,要掌握时机并充分利用专业化防治队伍,抓住防治适期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是保障“一喷三防”技术实施的关键。(作者:张毅 西安市植保站副站长 王小云 咸阳市三原县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农艺师)

新闻推荐

林伯渠托朋友帮忙“放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37年10月,林伯渠受中共中央派遣,担任了驻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党代表。林伯...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