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引智助推产业发展 樱桃帮扶群众脱贫

商洛日报 2017-06-22 07: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姜兴民)铜川市三联果业有限公司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外国专家管理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命名为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果园(C-GAP)、陕西省科技创业示范基地、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及科技成果示范单位。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引进外国专家、技术交流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助推樱桃产业发展,帮扶群众脱贫。

引进世界樱桃新品种,助推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三联果业公司连续引进世界园艺学会樱桃分会主席卡若利·科若柯特教授领导的外国专家团队,先后在印台区、咸阳市三原县、渭南市富平县建成了欧洲马哈利砧木种子圃50亩、樱桃采穗圃50亩、无毒良种苗木繁育1500亩、欧洲甜樱桃品种示范园2000亩,年出圃欧美优质大樱桃苗200万株、优质有机大樱桃果品300吨,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20000亩,不仅为陕西农户提供优质苗木,还向甘肃、山西、安徽、贵州、新疆等外省推广种植,打造了陕西大樱桃品牌,受到广大樱桃种植户及种植企业的好评。

走出去考察学习实践,带回来研究大田试验。该公司以卡若利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连续3年奔赴榆林市靖边县北部毛乌素沙漠地区至南部的白于山区进行实地勘察,引进抗寒、抗旱的欧美甜樱桃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经过3年抗“极端低温、沙漠干旱”试验,今年实现了第一次挂果,试种初获成效,解决了陕西省乃至我国北部地区极端低温和沙漠干旱立地条件樱桃种植生产中的两大核心难题。这两项技术的突破使陕西省欧美甜樱桃的种植区域向北推进了200公里,樱桃可种植面积扩大了数百万亩。

新技术推广以点带面,好樱桃种植农户喜欢。该公司引进了欧美甜樱桃新优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并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建设,以点带面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派遣技术人员定期下乡,分片包村包户、制定管护协议,把编写的大樱桃高效丰产栽培技术资料送到农户手中,并进行耐心讲解;在各示范点巡回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修剪技术进行整形指导,传授实用技术。每年聘请匈牙利、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外专家,以及国内专家在陕西省各个市区举办讲座和进行实地指导,为陕西广大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通过灵活多样的指导形式,使种植户普遍掌握了大樱桃丰产栽培技术。通过示范推广,省内已建成大樱桃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0余亩,其中商洛市建成24000余亩,渭南建成12000余亩等。目前,周陵园区建成大樱桃示范基地3000余亩,其中挂果面积2000余亩。今年,该公司开展“***助推脱贫攻坚战”活动,免费向园区农户发放大樱桃苗木10万余株,涉及周陵村、崾先村、崖窑村等10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新建大樱桃示范基地1800余亩。

采用“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农民入股、技术、赚钱三不误。即采取土地流转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然后依托公司科研技术力量、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全部基地产品挂果后再分配给农民,农民一方面享有土地租金,一方面有打工工资。同时,在公司统一管理下,所有的投入全部由公司支出,亩均收入的10%作为分红返还给农民,真正实现了农民既是土地的主人,又是产业工人,无投入风险,工作稳定,在家门口挣到钱的同时也学到了真正的农业新技术。

目前,该公司2000余亩基地均是以这种模式进行并在全市快速推广,仅公司基地已为当地农民直接提供了500个就业机会,示范带动农户5000余户,地租、工资、产品经营利润分配收入让农户户均增加收入30000元以上。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使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新闻推荐

写诗歌诵读母亲河

他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河边,见证了母亲河几十年的变迁。如今,他们想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表达对家乡河流的热爱,更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唤更多人守护母亲河。河流给他带来创作灵感“我记忆中的这条小河...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