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咸阳: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

陕西日报 2016-12-29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丹

近期,作为第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剧目——大型音乐舞蹈诗剧《永远的马栏》在西安易俗大剧院隆重上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而就在不久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长征组歌》在咸阳市大秦剧院倾情演出,更是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响……今天的咸阳,文化高潮一个接着一个,一系列高雅文艺扎根咸阳,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成为一种文化新景象。

浸润文化基因 传承文化血脉

秦地最盛,无如咸阳。多年前,秦孝公在咸阳定都建制、变法图新……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的格局由此开始。化民于俗、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以史资政,文化对咸阳的镌刻充满了耀眼的光芒:以二十四孝中“刻木事亲”等为代表的孝道文化,以后稷教民稼穑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以马栏革命旧址、安吴青训班等为圆心的红色文化,以千年大佛寺为代表的佛学文化,以弦板腔、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郑国渠为代表的水利文化……这一切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咸阳人正不断从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分,获得激励和动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的宏伟事业。

根植文化种子 共享文化成果

近年来,咸阳市把历史文化担当作为主动传承文化基因、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支撑,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为加快建设新咸阳提供了磅礴引力和不竭动力。

今年,咸阳市精心组织开展了建党周年系列文艺展演等多场文艺演出活动,既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又激发了大家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这几天冬寒料峭,却没能挡住“西北魏老根故事大赛”在咸阳如火如荼的开展。讲好百姓故事,传递咸阳能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好人好事……接了地气、有了温度的文化作品,自然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热捧。

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咸阳市及时出台了《咸阳市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实施细则(试行)》《咸阳市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试行方案》,加大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全市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三原县鲁桥镇东里西村雷国平夫妇,退而不休,老有作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开办了“温馨书屋”,让书香墨韵熏陶和感染农村的万千儿童;乾县文化馆馆长齐旭峰坚守文化阵地多年,将自己的艺术感悟与群文工作相结合,把文化送到基层,让文化渗透到村镇各个角落,不仅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文化馆连续四届跻身于国家“一级文化馆”行列,更让多万城乡群众享受到文化的饕餮盛宴。

为了大力支持民办文化团体加快发展,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对咸阳民众剧团、格莱美爱乐乐团、红舞鞋艺术学校、秦筝、秦鼓艺术团等多家优秀民办文艺院团及培训学校进行了扶持,激发了全市文化创作力量,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文艺精品力作。弦板腔现代戏《范紫东》、大型秦腔历史剧《白居易》、秦腔历史剧《秦直道》成为咸阳文化艺术经典之作;大型歌舞诗剧《永远的马栏》等成为省内外优秀文艺剧目。

 坚定文化自信 描绘美好画卷

咸阳文化特质中“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和“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城市品牌,不仅唤醒了群众对文化的精气神,更提升了城市的内涵和气质。

今天的咸阳,文化基因快速生长,永寿蓝溪书院、三原金源山庄等一大批龙头文化产业企业正在崛起。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该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市财政列支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产业项目。目前,总投资亿元的秦商文化唐家大院旅游景区项目正在开工建设,马栏也被列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泾阳龙泉公社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行列。

新闻推荐

儿童村里来了“国税老师” 用爱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税务干部向儿童村赠爱心糖果通过定期上门看望、书信和电话等形式,与孩子们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西安航空基地国家税务局多年来长期开展类似关爱活动,截至...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