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与三原县陂西镇陂西村村主任王贤宏“近距离”接触

咸阳日报 2011-09-14 00:08 大字

村中贫困户是他关注的重点

本报记者 冯旋 实习记者 刘江

连阴雨一直下着,村道上的雨水或向低处流走,或流入排水沟,一处老宅子住着身体残疾的两兄弟,因地势低雨水向屋内涌积,土坯房长时间经过雨水浸泡,墙体已慢慢倾斜……天慢慢变暗,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屋内,将兄弟俩搬离土坯房;大雨刚停,那个身影又出现,提出出钱给他们盖房子……他就是三原县陂西镇陂西村村主任王贤宏。

“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干,这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他10多年做‘村官\’始终坚持的一条准则”。2002年是他做村主任的第二年,村上急需解决修路问题。他动员村民集资,鼓励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资,奔波在各个部门争取资金,5公里通村路终于修好了。之后,他又硬化村里各小组之间道路共6公里,特别是在最后1.4公里,实在凑不到资金,在无法动工,群众怨声较多的情况下,王贤宏毅然拿出20万元,垫付资金缺口为村民修路。他这一举动,让村民十分感动,终于硬化了剩余的1.4公里的道路。与此同时,他还完成了排水工程,安装110盏路灯,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付出总有回报,2003年,陂西村获得了市绿色家园建设第三名的好成绩。2009年,王贤宏被推选为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陂西村村民饮用的都是地表水,污染严重,乙肝、肾病,胃癌等疾病频发。因为村里使用的水井只有20米深,根本不能确保用水安全,并且村里没有排水系统,日常用水很有可能渗入地下水,形成交叉污染,这让王贤宏十分心痛。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向上级部门多次反映,跑资金,争项目,今年共投资170万元,打深井230米,建设了50吨水塔,150吨蓄水池各一座,管理房3间,埋设21公里输水管道,并安装了全县第一个净化水设备,使全村村民喝上了纯净安全的自来水。从此以后,村里的医生每次见到王贤宏,总是竖起大拇指。

带领群众致富,让村里每一个人过上好日子,是他的梦想。王贤宏上任以来,带领班子经过认真的调研走访后,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反季节蔬菜,提高村民收入的思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好几个春秋。他带领领导班子协调贷款,争取县上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修生产路,打水井,修U形渠,这些举动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截至现在,全村共发展日光温室大棚150多个,占地400多亩,人均年收入也翻一番,有村民甚至通过种植大棚供出了2名大学生。村上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协会,从种子的发芽到果实的销售,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村民安安心心种菜,舒舒服服挣钱。

村里有两兄弟残疾,哥哥早年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行动不便;弟弟脑瘫,兄弟俩生活无法自理,平时就靠低保度日。由于兄弟俩仍住土坯房,房屋地势较低,下雨天家里积水达到30公分,经过雨水浸泡,房子已经成为危房。看到这一情况后,王贤宏找到兄弟俩,提出自己出钱给他们盖房子。他出资一万元买砖买材料,为兄弟俩盖起砖结构平房。

“乡亲们手头有了钱,还不是真正的富裕,还得让精神文化也富有”。针对群众了解科技知识渠道少,信息闭塞的情况,他把平时读书看报,到县、乡开会获得的党政方针、科技信息等进行归纳整理,编制成册,利用黑板报、板画、广播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村上先后投资4万元购买了100个腰鼓和100套衣服等,成立锣鼓队、自乐班、腰鼓队。村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还在镇政府举办的活动中获得了冠军。村上连续开展三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先后表彰30名好婆婆,30名好媳妇。今年大年三十,陂西村破天荒地举行了首届村民运动会,拔河、跳绳、跳棋等比赛,使群众的娱乐活动蓬勃开展,欢声笑语汇成一片,吸引周边10多个村近千名群众参与,视频短片在网上流传,被转载上千次,成为很多农村效仿的榜样。

如今的陂西村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人均收入达到8600元,成为省级粮食生产“一村一品”示范村。面对群众的赞扬和取得的成绩,王贤宏没有陶醉。他知道,要实现家家富裕的小康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D)(4)

记者感言

这就是最基层的一个农村村委会主任的工作,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悦耳的篇章,有的只是村主任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的工作经历,王贤宏正是用他那朴素无奇的人生目标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勤政为民的农村村委会主任的典范。(D)(4)

新闻推荐

月日下午市公安局五送五建帮扶小组来到三原县大程镇东

10月19日下午,市公安局“五送五建”帮扶小组,来到三原县大程镇东周村,向村民及所属儿童村师生们发送有关治安防范、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资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耐心咨询答复。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为...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