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话增收
“种菜种到咱心里”
“去年虽然说成本增加了,但菜价总体来说好,尤其是种反季节的大棚蔬菜,有时就等着出地呢,真正卖到咱心里了。”蒋路乡甘泽村李崇地说。
已经有多年种植大棚经验的他,一直关注着市场的每一个动作,“一亩芹菜从5月份种苗到11月份收割,亩产约7000斤,每斤批发价9毛钱,除过前期化肥、农药、灌溉、买苗等投入2000元,雇用人力费630元、运费200元、250元过磅费,一茬菜亩产能收入3000多元钱,我这算少的了,人家种的越多,赚的越多。”精细菜也让李崇地更加“精明”。
大路菜同样也不一般,他说,一亩小白菜产量6000斤,从地头批发出去的净菜只有3毛多,一茬菜除去农业投资,他能赚1500元左右。“所以,只要市场好,今年还种!”在他看来,去年的好收成带来的是今年更大的心劲。
“现在种粮很划算!”
“现在种粮划算!”三原县安乐镇秦吉成站在百亩核心攻关田里,一脸的喜悦,看着绿油油的麦苗,这位76岁的老农干得格外起劲。
“过去一亩地种粮最多挣100元,贴赔劳力,而且还得忙死忙活,末了一亩地打麦子也就400-450公斤,玉米400多公斤,刨去化肥种子,一算账,真不如干别的,许多人就撂荒了地。前面一大片原先就是!”老秦指着说。
“现在不一样了!”老秦说,现在家家种粮食,自己也种上了攻关田,去年的收成看得人眼馋,一亩地就打了粮近600公斤,一斤麦子1元,毛收入1200元左右,刨去浇水、肥料、喷药、除草、收割等各项开支,他一亩地挣了近500元,“2000多元的收入,可以了,这还没加进去国家给咱粮补、种补一摊子呢。活了这么大年龄,知足了。政策好、粮价稳,不挣钱那是虚话,当个农民咱不亏!”老秦斩钉截铁地说。
“养奶牛走上了致富路”
地处三原、高陵、富平三县交界的徐木乡冯家塬村,位于咸阳旱腰带的最东头。这里的群众并没有因为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放慢致富的步伐。鲍党生就是他们的代表。
2005年,鲍党生靠自己在外县收购牛奶的积蓄,在村里办起了养牛场。“当时只有240头牛,开始效益确实不行,一是奶牛品系差,二是牛奶产量少,没人愿意上门收购。”鲍党生说,“在县上的帮助下,我扩大规模,引进优良品种,采取先进饲养技术,奶的质量好,产量高,优质优价,现在存栏数达到1056头。尽管没有贷款和外债,但上级部门去年还给补贴,让我走上标准化养殖,注册成立三原徐木白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头牛的收益由当初的2000元达到目前的5000元,奶牛养殖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和农民群众增收的亮点。近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产业化体系。”三原县农林畜牧局局长乔公昌介绍道,“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种苹果让我啥都有了!”
初春的永寿县农村一派繁忙景象。3月10日,上邑乡千家村四组的农民千广德家的院子里,看着最后一袋苹果装上车,千广德满意地笑了。
“5亩秦冠产了4万斤,卖了35000元,3亩套袋富士产了15000斤,卖了近40000元。就这几年,种苹果,把房子盖了,电视、摩托、洗衣机咱也都有了。”千广德高兴地说。
和千广德一样,千家村全村果园面积不断增大,果园质量逐年提高,种苹果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全村所有的家庭都有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70%的家庭有农用车,30%的家庭有冰箱,还有10%的家庭有了小轿车或面包车。全村“三告别”、新合疗、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得益于苹果产业的发展。
据上邑乡乡长王惠岚介绍,全乡的果园面积由“十一五“初的15000亩发展到2010年的22400亩,果园亩产效益由“十一五”初的不到1000元增加到7000元左右,每亩果园纯收入现在达到6000元左右。
(本组稿件由记者 孟利明 蒋增科 采写)
新闻推荐
三原县渠岸学区兴隆小学三年级段柯雅今年我很幸运,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她长得很漂亮,又很优秀。她就是我的英语老师——杨宁老师。现在,我要为杨老师画一张像,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杨老师个子高...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