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技术更新 促进果业转型升级 乾县双矮苹果走出一条“双高”路

咸阳日报 2018-06-28 08:33 大字

6月27日,乾县富林千亩双矮苹果示范基地,工人正在果园内 拉伸树枝。本报记者 刘军伟 摄(B)⑤

本报记者 申孝斌 邓晓青 刘军伟

伸手要抓到树主干,树枝长度不能超过70cm,树枝由下依次向上排列在30至50个……6月26日,位于乾县阳峪镇的乾县富林千亩双矮苹果示范基地内,工人正在给果树拉枝,每一棵果树均按照标准,精心护理。

果业已成为乾县农民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乾县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乾县双矮苹果标准,走出了产量高、效益高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是陕西省双矮苹果栽植区域最大,技术最成熟的,效益最高的产区。

记者走进乾县阳峪镇的乾县富林千亩双矮苹果示范基地,基地占地面积2070亩,包含八一、刘家洼、任家洼三个自然村,基地内,每棵果树个头相当,枝叶疏密有致,挂果分布均匀,每只苹果均由纸袋包裹着,像是精心孕育着一个小生命。

基地技术员尚军柱有着40年果树种植经验,基地的果树均在他的照料下长大。“每亩地栽种的果树数量、果树之间怎样配对树形,树枝枝形长度、土水肥管理、覆膜等一系列技术,都有标准的规范,这些都是乾县果业干部和果农在种植双矮苹果的过程中总结规范提升而来,是独一无二的乾县双矮苹果模式。”尚军柱说。

双矮苹果指的是在矮化砧上嫁接短枝,“一矮一短”即“双矮”,乾县双矮苹果从2005年起在梁山镇官地村开始栽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双矮苹果走出了产量高、效益高的产业新路子。(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咸阳:筑梦体育运动活力之城

本报记者梁高强六月的咸阳,繁花似锦,蜂蝶起舞,在全市各大体育场馆、健身广场、大中小学运动场、运动公园等场地,跑步、拳击、...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