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席匠舅舅

陕西农村报 2017-06-09 00:00 大字

三原 张忠文

我的故乡在三原冯村。老早以前,冯村盛产芦苇(也叫芋子),是方圆驰名的“芦苇村”。

故乡人把编织芦席叫“打席”,把打席的人叫“席匠”。舅舅是我村第一代打席的老把式,技术娴熟,打席快,质量高,人称“王席匠”。

我村处于清河岸边,顺河而立的河滩长满密密麻麻的芦苇,却没人会打席。到了收获季节,乡亲们只好把割下来的芦苇剥去鞘叶捆成小捆卖给小贩,自己日常需用芦席时却要花大价钱从别人手里买回。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产队再三思量,从乾县请来了几位老师傅,里头就有我的舅舅。

舅舅打席技术确实很高超,修剪剥皮、破篾碾篾,样样在行。一捆捆的芦苇秆经过他的手,一下子就变成一把把平展展白亮亮的篾子,放在场院里待用。除了给生产队打席外,舅舅偶尔也挤时间给各家打席,但不收工钱,只需管饭。对于舅舅编织的工艺品,村里人都赞不绝口。

舅舅打席,只问你要多大的尺寸,一般常用的规格有七五、八五等。但在编织当中根本不用尺子量,只需用手指拃一拃,就知道尺寸了。成席后用尺子随便量,都分毫不差。我家用的大小四五张芦席,全是舅舅的得意杰作,至今仍然完整无损。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因为舅舅吃苦耐劳,不讲价钱,不浪费材料,被生产队年年聘请,所以舅舅也教会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徒。在以后的日子里,村里打席的人越来越多,打席成了村里的主要产业,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的日子里,许多人靠打席挣钱发了家。

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经济发展了,日子富裕了,村里的芦苇园也被废除了,再也不打席了。舅舅后来也去世了,但舅舅的人品和他们的那段坎坷岁月却永远定格在村里人的脑海里,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新闻推荐

“两岸新媒体·聚焦新丝路” 专题采访到咸阳

本报讯(记者康丹)6月4日至5日,在省台办副主任何锐带领下,由台湾媒体、中央涉台媒体、陕西媒体的16名记者参加的“两岸新媒体·聚焦新丝路”专题采访活动,聚焦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咸台资企业,并...

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席匠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