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基层法庭的两位公仆 ——记乾县法院阳峪法庭的巨征兵和张利军

咸阳日报 2012-07-06 10:59 大字

记者 张蓉 实习生 任莹 李丽莎

乾县法院阳峪法庭只有两名法官,这两位三十多岁的男法官,把身影反复定格在辖区的农家院里和田间地头,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巨征兵和张利军。为了及时化解群众纠纷,方便群众接受法制宣传,巨征兵和张利军除每周五在法院内汇报工作外,其余工作日都穿梭在辖区的村落之间。他们经常携带案卷上门调解,遇到下雨天或当事人出行不便时,就在村里开庭。今年第一季度人民群众满意度测验中,阳峪法庭在基层法庭中位居第一。

一条水路 连起两家情

5月15日下午,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杨某颤颤巍巍地拿着一份申诉状来到阳峪法庭,称邻居屈某将门前的水路挖开,前几天暴雨致使他家被水淹了。杨某和老伴很恐慌,请求法庭及时予以处理。

听了杨某的诉说,巨征兵和张利军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驱车前往双丁村实地查看。随后,他们前往阳峪镇一家砖厂找到屈某。屈某也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但屈某的陈述与杨某大相径庭。屈某认为是杨某在自家门前盖厕所,垫高了原来的水路,下雨时水无法通过原来的水路排出,责任在杨某。

巨征兵和张利军先安抚好双方情绪,让他们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他们都说责任在对方。见此情形,巨征兵和张利军努力从排水通畅方面来解决问题。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在两家门前共同重新挖一条水路,彻底解决了排水不畅的问题。两位老人感激不尽,握住法官的手连声感谢。

一块土地 走出创新思路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巨征兵和张利军经常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变换思路,寻找最快最好的调解方式,他们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探索多样化的调解方法。他们灵活采取上门调解、预约调解、假日调解、电话调解等方式,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群体优势,对于当事人调解工作做不通的,及时邀请部分群众向他们说明案情,发动群众去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案件调解的成功率,更提高了群众参与法院调解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被告孙某、薛某、王某承包峰阳镇的一块土地用作采石存料场地,后因故终止经营,但土地一直未恢复耕种,被承包地的村委会告上法庭。阳峪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及时进村调解,但三被告相互推诿。巨征兵和张利军及时变化调解方式,一方面邀请镇政府包抓领导带领原告参与调解工作;另一方面邀请土地主管部门协助做被告的思想工作。随后,他俩又通过电话不断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反复做思想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在他俩眼里,基层法庭虽小,但是群众搭建起来的舞台却大到没有边缘,他们甘愿在这个舞台上挥洒汗水。只要能让群众满意,反复说法析理,不断沟通也不觉得烦。只要能案结事了,化解群众纠纷,多跑几次村路都值得。(C)(6)

新闻推荐

水泥罐斗突然落下 砸死维修电工安监部门调查一天无进展,竟质疑事故是否发生?

“电工在这里惨遭不幸,罐斗瞬间跌落将其砸死。”本报讯(记者吕聪)7月3日,乾县东兴锦园小区工地一电工在维修水泥灌时,加料的罐斗瞬间落下,工人当场被砸身亡。有知情人士爆料,此工地已多次发生事故。对此...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