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素质教育的雷声隆隆,却并未见甘霖普降;素质教育的旗帜飘飘,却难见其阵地上真正有队伍登临。尤其是城市之外大面积的乡镇学校,它们的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中,却离素质教育渐行渐远。何以致此,现试以乡镇中学的生存及教育状态略作探述。
一、城市,抽走了素质教育的血液
近年来,教师外流上走的现象蔚成风气。乡镇教师进县城,县城教师进城市,城市教师进省城、进发达的地区及大城市。
以高中教师为例,在乡村基本工资以外的待遇几百元略多,进入县城就要翻番。县城与乡村,区区数十里之距,跨出一步则相隔云泥。至于能够进入更发达地域的教师,其收入的提升更令人咋舌。在此诱惑下,乡镇中学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流失普遍严重,流失人员中,除了在异地操持本行之外,还有相当比例的人是考研、跳槽走了。
骨干教师流失后留下的师资空白,则逐层递补:小学教师进初中,初中教师进高中,或者接收一批在城市间游走良久而攀高枝不成的较低学历的专科毕业生。
城市像一台台抽血机,让乡村师资队伍大失血;经济的巨掌从城市里伸到乡村,把大批乡村中学赖以生存的优秀教师牵引过去。这样,更加压缩了乡村学校本来就不太广阔的生存空间,以至优秀学生流入城市的潮流亦有溃堤之势。乡村学校生存都已艰难,素质教育更成镜中花、水中月。
二、传统,遮蔽了素质教育的眼睛
大家知道,传统是非常有力量的,正如耍惯链锤的武士一旦让他耍短刀会措手不及一样。昔日教育模式的塑造,也让教师面对素质教育的飓风很难应对。教师不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皆通的高手,并不能上面一声招呼“要搞素质教育了”,便马上有声有色地“素质教育”起来。目前存在于教师乃至各级管理者自身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它与昔日正在进行中的教育到底有哪些区别?所谓的“应试教育”要舍弃什么、保留什么?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要构建什么?这些问题,并没有让呐喊“素质教育”的工程师(决策者)及建筑工(教师)了然于胸。不明白的路还要去走,不懂的机器还要去开,会是什么结果呢?双休日少加班,教师课堂上少讲几分钟,考试不排名次,作文只打等级不打分,如此而已,这几乎就是素质教育旗帜下教育新面貌的全部。这样的素质教育,不鼓捣也罢!
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人的人先“素质”起来。搞素质教育,羁绊和掣肘的因素很多,传统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皮很厚,笼子扎得很密,我们很难把它撕开,冲出来。即使教育一线上的全体指战员认识到位了,那么,要搞成像模像样的素质教育,也还有很长的路,其中包括教师的知识提升与技术能力的锻造。所以,素质教育的扎根、开花、结果,不是十分乐观的事。
三、钞票,扼住了素质教育的喉咙
无论哪种类型、何等层次的教育,没有必要的金钱后盾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很难设想,在知识信息载体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在教学手段科技含量日益丰富的今天,一个经济上捉襟见肘,连低端科学技术含量的教学家当都置办不起的学校,却能把素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
现在,高中学校财政自收自支,除了教职工工资这一块外,政府不作任何拨款。没有经济支撑的教育如负重爬行的蜗牛,是不可能远足的。
四、高考,弄乱了素质教育的阵脚
高考本身并无错端,只是因为人为地在高考身上附加了太多太重的功能,就使得它还成了参考学生之外的一大批人名与利的博弈场。升学率对于学校的名誉、地位及生存发展前景,对于领导的擢贬去留及社会口碑,对于教师的奖金、职称及可否委以重任,都是一个重达千钧的筹码。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高考战场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天昏地黑的厮杀。只要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不变,那么,教育永远是应试教育,从科举到当今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概莫能外。
笔者向来不主张对应试教育大肆挞伐,也绝不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既然考好了一切都会变好,谁不为应试而教育?问题在于,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看看吧,现在,题海战术,一个月考一次,班级人数增加到八九十人。更有甚者,为尽早将教学与高考接轨,有的地方从高一期中考试后,就实行分科编班,将各类学生高考所不涉及的学科弃而不教。事情至此,哪里还看得到一点素质教育的影子呢?
正如我不知道原子弹是什么样子,但却知道水桶不是原子弹一样,尽管我不能深知素质教育为何物,但坚信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教育必然不是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尽管我不能道出制约素质教育的所有原因,但敢断言上述几个方面正严重阻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乾县杨汉中学 汪仁林)(E)①
新闻推荐
乾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邵红做好地方党委换届工作,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纪律、最有力的措施、最坚强的领导保证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群众公...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