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圆了几辈人的梦想

咸阳日报 2011-03-21 00:19 大字

他放过羊、种过地、务过果,当过兵、打过工、开过公司,如今他自掏腰包百余万元建起抽水站抗旱,4000多亩旱地喜逢甘霖,圆了乡亲们的百年梦想。村民们说,杨靖宇好样的!

村民为杨靖宇披红戴花

旱地浇上水,杨月武与母亲心里乐开了花。

检查抽水站的部分设备。

本报记者 殷常兴

3月16日,乾县注泔镇东南村像过年一样热闹,乡亲们纷纷拥到村子广场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为杨靖宇披红戴花,墙上一副写着“人老几辈子守着泔河望水兴叹,今朝东南人建起水站百年梦圆”的对联显得格外醒目。原来,大伙儿是在庆祝抽水站成功抽水。而带来这一喜悦的是该村村民杨靖宇。他出资百余万元建成了抽水站,圆了乡亲们的百年梦想。

东南村地处注泔镇最南端,由南张村等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人口3000多人,4000多亩旱地,村南沟壑纵横,沟底泔河水蜿蜒东流,这里人杰地灵、果品丰富,泔河酥梨素有“贡梨”之称,然而这里十年九旱,灌溉条件极差,“水在沟底流,人在原上愁”,几辈人望水兴叹,村民种植的苹果、杏、梨、枣、小麦及蔬菜等农作物只能靠天“浇”水,产量极低,长期的干旱缺水也使东南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旱原村”。“有女不嫁南张村,竽子毛毛粘一身,沟壑坡陡井又深,扳着辘轳骂媒人。”东南村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描绘当地缺水造成的劣质环境,旱地能浇水是东南村几辈人的梦想。

今年47岁的杨靖宇是东南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家中贫穷,曾放过羊。帮家里种过地,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复员后回家作务果树。1997年,他带着妻子和儿女外出打工,经过15年的拼搏,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2010年秋的一天,杨靖宇回到家乡,看到这些年家乡经济依然没有多大起色,特别是旱情空前严重,果树成片枯死,酥梨大都烂在树上,有的家里几乎绝收。杨靖宇看到眼里痛在心上,一连几宿睡不着,他为乡亲们的艰难而煎熬,最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建水站,将泔河水抽上来,解决几辈人的用水问题。

拦河建站,这是几辈人的心愿,杨靖宇的义举感动了村里所有人,群众闻讯纷纷奔走相告,村、镇、县各级给予了大力支持,2010年12月14日,由杨靖宇出资132.58万元的东南村抽水站开工建设,整个村里掀起了建站热潮,许多群众不要报酬自发加入到施工中,短短80多天,一座总装机280千伏安、扬程172米,铺设钢管1400米,可解决周围3个村4000多亩旱地灌溉的三级抽水站终于竣工。

3月16日,在抽水站竣工仪式上,群众自发为杨靖宇披红戴花,给他送去“建设水站、造福桑梓”的牌匾,组织锣鼓队为成功上水祝贺。村民杨月武与母亲兴高采烈地扛着铁锨去果园浇水,“能浇上水,这地里的收成就能提高三分之一,杨靖宇是我们村的大恩人,我们感谢他!”杨月武对记者说。村民黄晓霞现场编起了顺口溜:“村富了、民强了、村里盖房没有土墙咧!”

看着村民们送来的牌匾,杨靖宇说,就给村民们办了个实事,没想到大家给了这么高的荣誉,实在是受之有愧。上水仪式后,杨靖宇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一幅为村民致富的蓝图在他脑海中形成:要为村荒坡改梯田,完成坡改田约3000亩;建设果品储藏库,库存量达到1000吨;建成奶山羊、散养鸡等生态养殖园;把家乡的九沟十八岔种上核桃、柿子、枣等经济林,把昔日的烂沟沟变成万亩杂果绿色长廊……(D)(3)

新闻推荐

小燕子微笑抗病魔

母亲看着疾病缠身的燕子,心痛不已。本报讯(记者冯旋实习记者郑苗裔贾一丁)22年前小燕子出生后,经医院检查患先天小儿麻痹症,以后将无法正常站立,出生仅15天的小燕子被狠心的亲生父母遗弃,被现在的养父母...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