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咸阳战国秦墓发现金饰品

三秦都市报 2021-11-25 01:21 大字

11月24日,记者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今年8月至9月,为配合塔儿坡村棚改项目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6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秦墓3座,西汉墓葬1座,东汉墓葬2座,出土文物89件(组)。通过其中秦墓金饰品的出土,说明秦人很早就与中亚、西亚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往来关系,这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

秦人已熟练掌握焊接金珠技术

该墓地位于秦咸阳城遗址以西,该区域历年来发现过大量秦墓,可以确定是秦咸阳城的墓葬区。此次发掘清理的西汉墓葬和东汉墓葬出土器物有绿釉陶罐、绿釉陶仓、陶甑、陶釜、铜带钩、铜镜、车马器、弩机、陶灯、铜钱、玉塞等42件(组);3座秦墓较为重要,其中编号M5的秦墓出土的金饰品、明器青铜茧形壶、青铜蟾蜍都较为少见。“这组小型金饰品共9枚,为纯金制作,虽然器形较小,但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据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介绍,这组金饰按形制和纹饰可分为四类。第一类1枚,直径1.1厘米、高0.4厘米。呈半球状,中空,背面有扣,顶部有一圆圈纹,内圈饰一圈金丝条,外圈饰绳索纹金丝条。腹部分布有4个水滴纹,内圈饰一圈金丝条,外圈饰绳索纹金丝条。水滴纹间等距离分布有四组金珠组成的纹饰,每组纹饰用四个金珠焊接在一起,底部边缘有两圈金丝组成的绳索纹。第二类3枚,直径0.9厘米、高0.4厘米。形制同于第一类,装饰也基本相同,但腹部素面无装饰。第三类3枚,直径0.6厘米、高0.4厘米。呈盖弓帽状,纹饰更趋简化,仅顶部纹饰同于以上两类。第四类2枚,直径0.6厘米、高0.4厘米。呈盖弓帽状,素面。

据介绍,编号M5的秦墓内发现的小型金饰出土于墓室内,因墓葬被盗,原初位置已不清楚,但从其大小和背面有扣来分析,应该为衣服上装饰可能性较大。金饰表面有多处焊接的绳索纹和金珠,绳索纹在草原文化金银带扣的边框上经常出现,焊接金珠的工艺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于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地区,西汉时焊珠工艺在中原地区出现。因此无论是从用途还是工艺上来看,这一组小型金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

“秦国黄金制造业比较发达,秦墓中出土黄金制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工艺水平也十分发达。”考古专家称,考古发现的金丝与焊珠细工制品,最初多见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包括内蒙古、冀北、陕北和新疆在内的北方草原地带,西汉时传入中原地区,两汉时期工艺日臻成熟。此次发现的绳索纹焊珠金饰说明了战国晚期秦人可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类金器细工制品的制作技术,而随着秦汉的大一统,这种来源于西方的黄金加工工艺也普及至全国。这一发现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秦墓中的外来文化因素也深层次地反映了秦人不保守的开放式思维,而秦文化中“拿来主义”的实用思想和包容风气也为秦人统一六国开创中国第一个大一统政权奠定了基础。

出土青铜蟾蜍再现古人宇宙观

海贝作为货币使用可追溯到龙山时代,商代被广泛使用。最早使用的是完整的海贝,后来磨贝(磨去顶壳的海贝)代替了全贝充当货币使用了很久。有学者认为海贝背面磨孔与商业交易的便利性有关,磨孔的贝币可以串联起来便于携带和计数。战国时期各种金属铸造货币的盛行使得海贝的货币属性大大降低,许多磨贝被用作装饰品,但磨贝作为货币并未完全停止使用。编号M5的秦墓出土了11枚贝饰,长5.4厘米、宽6.3厘米、厚1.5厘米,背面均有磨孔,应是兼有货币与装饰品的功能。

此外,该墓还出土一件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的青铜蟾蜍,长5.3厘米、宽6.4厘米、高2.5厘米,器身中空,应该是作为装饰品镶嵌在其他物品上的。“从新石器时代以来,蟾蜍与鸟分别代表月亮和太阳,也代表阴阳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这样的宇宙观和阴阳观念始终蕴含在中国早期文化中而不曾中断。这件青铜蟾蜍背部有一微凸的圆形图案,是否代表月亮值得考虑和重视。”据考古专家介绍,蟾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特殊的意象,蟾蜍纹早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就普遍出现在彩陶题材中,青铜时代也出现在器物纹饰上,汉代开始转移到帛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等载体上,出现了大量在圆环中刻画蟾蜍以象征月轮的图像,这些图像表明了蟾蜍与月亮的密切关系。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简说“二酉藏书”

姚平人们赞扬某人读书多、学问大,往往用“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来形容。这“二酉”是什么意思呢?据《后汉书·儒道》载,湖南...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