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难不自欺 梁宏伟

滕州日报 2021-10-22 07:27 大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始皇的几次巡游刻石。从碑文中可以看到秦始皇对自己的执政评价特别满意。可是接着读太史公穿插的史实记录,忽然发现,秦始皇当时对自己的评价和历史事实不相符。

二十八年,始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在泰山立石所刻的铭文是: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这里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治国之道得以通行,各项生产无失其时,一切都有法规(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后又南登琅琊,做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这次碑文中对自己执政能力的标榜有:“崇尚农业,黜除工商,百姓由此富足(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功业超过五帝,恩泽施及牛马,无不受恩德,个个安居乐业(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可见秦始皇对自己治理的天下相当满意。可是,百姓真的由此富足吗?恩泽真的都连牛马都惠及到吗?

太史公也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人人安居乐业的天下,竟然出现了盗贼刺杀事件。如果这次说明不了什么,再看太史公接着的记录:“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始皇便装出行,带四武士,定是武功高强之辈,却在帝都咸阳夜晚,逢盗。并且被盗贼逼住,说明盗贼人数之多。武士把强盗击杀,关中搜捕二十天,说明当时还有漏网之鱼。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盗贼呢?太史公后面给出了答案:“米石千六百。”米价涨到每石一千六百钱。常年战乱后,没有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无休止的劳役,民不聊生,所以盗贼四起啊。

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可是秦始皇竟然选择看不见,三十二年,始皇继续把一篇铭文刻在了碣石山的石壁上,一如既往地歌功颂德:“黎民没有徭役之苦,天下都得以抚慰。男人乐于耕作,女人治理副业,诸事皆有秩序(黎庶无徭,天下咸服。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读到这里发现,秦始皇对自己的评价和当时的现实有很大差别,他没有看到问题吗?还是因为统一六国成功后膨胀了,然后选择了自欺?

读这几段发现:有时候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差太远,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难怪古人历来提倡自省、责己的思想理念和修身方法。如:孔子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省己、反己、责己是一个不断检视、修正自身的过程。特别是在顺境中或者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如果不去反省自己,很容易灯下黑,看不到自己的弱点,这样的话,就很可能会把前面的成果败坏掉,导致严重后果。

通过这几段文字,感悟到: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到不自欺。这不仅是一种修身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正因为不易做到,才更加需要修炼。多听听别人口中的自己,多看看实际情况,取得成绩了更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照日常反思自己做得不够好或不够完善的地方,有的放矢地加以纠正,并恒久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健全人格。工作生活学习中,才能做到在关键事情、关键时刻不糊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新闻推荐

树牢群众观念为民办好实事孟林虎

近期一则新闻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事件的背景是,今年秋收秋播期间,咸阳市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导致秋粮收获进度缓慢。因此,咸阳市...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