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政:秦腔已化作我生命的一部分

各界导报 2020-11-23 07:35 大字

鲁新政在画脸谱□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王朝传来马汉禀,他言说公主到府中。”11月18日上午,鲁新政家的电视里正播放着秦腔《铡美案·三对面》的片段,随着戏曲音调的高低起伏,他坐在窗前,在宣纸上一笔接一笔地涂画。

“有时候,我会打开央视戏剧频道,一边听戏剧,一边在宣纸上画脸谱。”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脸谱绘画传承人,今年82岁的鲁新政从事秦腔戏剧演唱及脸谱绘画工作已有70年。他说:“这么多年来,绘画秦腔脸谱已是一种习惯,像春夏秋冬的交替轮回一样,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一身之戏在于脸

秦腔是“百戏之祖”,具有夸张激越的特点,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戏剧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状态。“戏剧中人物的脸就是他的身份,比如用黑色凸显张飞的凶猛骁勇,用红色表现关羽的勇义忠诚。”鲁新政说,脸谱是戏剧的关键,包含着人物的喜怒哀乐,他自12岁起开始学习绘画脸谱,秦腔戏剧中所有人物的特点他都谙熟于心。

在绘画脸谱之前,鲁新政先开启了演唱秦腔的生涯。“小时候我在街道上打醋时,看见戏院里的孩子们在练功,就上前询问能否一起学习。”自此,他进入咸阳市兴平人民剧团当武生演员,从前空翻、后手翻、虎跳等基本功开始练习。练功之余,他跟师傅学习唱戏,模仿师傅的唱腔,直到音调与师傅一致。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师傅都很保守,在脸谱完成之前是不允许偷看的,即使演出完也要立刻卸掉。”为了学习绘画脸谱,鲁新政常躲在桌子底下偷看师傅化妆,默默记住师傅的每一笔画法。在登台表演时,根据演员脸上的图案揣摩戏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表演过后,再凭借舞台上的记忆反复练习。

就这样,鲁新政在咸阳市兴平人民剧团待了八年。1959年,在师傅的推荐下,他去了耀县剧团、安康剧团、富平剧团、铜川剧团表演秦腔,十年间,在每一场演出前,他都自己动手化妆,在起起伏伏的唱腔中体会人物的情绪,力求将人物脸谱画得更为生动。“随着岁月的累积,戏唱得越来越熟练,动笔画脸谱之前,我的内心已有了人物的造型和图案。”

?一生之事缘于戏

1969年,咸阳市兴平人民剧团成立戏剧班,鲁新政受邀回团担任戏剧教练,教授学生们武戏的基本功和唱腔,在教戏的过程中,鲁新政发现学生们对于秦腔脸谱较为陌生,为了发扬秦腔脸谱文化,从此他开始一心研究秦腔脸谱的绘画。

“在画鬓角时一定要勾出样子,画出来的脸谱才干净好看。”鲁新政说,为了把人物五官画得立体,他尤其注意脸谱结构是否对称,勾勒的线条必须粗中有细。自1980年起,他每年都要拜访秦腔脸谱绘画前辈,与老艺人们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探索脸谱的新画法。凭借多年的唱戏经验与不断深入的戏剧研究,在传统秦腔脸谱绘画的基础上,他吸取了京剧、川剧、汉剧等剧种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鸵鸟蛋上画脸谱时,他以白色颜料固定脸谱轮廓,用石色颜料具有遮色性的原理省去勾线的步骤,白、红、金、黑依次着色,层层叠涂。

时至今日,鲁新政创作出的脸谱已有九百多张,收藏秦腔脸谱684张。2005年时,他绘制了包含300个秦腔戏剧人物脸谱的长达30米长卷,从1990开始,他的脸谱作品先后在北京故宫、西安临潼兵马俑、甘肃莫高窟等地展览。

1999年退休后,鲁新政开办了“秦腔脸谱绘画技艺”观摩学习班,义务指导专业秦腔艺人和业余脸谱爱好者绘画脸谱。2016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咸阳市兴平县逸夫小学、西关小学、东城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们讲解秦腔脸谱基本知识,让孩子们对这项民间艺术有初步的认识。此外,每年周边村落的社火活动都会邀请他去化妆,在他双手的涂抹勾画之下,村民们变身成民间故事里的人物走上街头。闲暇之余,他还为县城里喜爱秦腔艺术的退休老人们指导唱戏,耐心地帮他们一遍遍排戏,和他们一起唱上一曲。

“常说人生如戏,我在舞台上感受戏剧人物的一生,在舞台下通过一笔一画回味他们的人生。秦腔里一句响遏行云的长吼,就是我的一生。”鲁新政说。

新闻推荐

常态化疫情防控,绝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保护您的健康,特发出如下健康提示。一、“外来”冷链食品和物品要注意,警惕物传人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