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苏丹四名咸阳医生回家了 一年门诊量近两万人次各级手术近四千台

三秦都市报 2019-11-02 01:26 大字

本报咸阳讯(记者李小刚)10月31日,第34批援苏丹医疗专家组载誉回国,其中有4名来自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特别引人注目,他们在一年的医疗援助当中门诊量近2万人次,各级手术近4000台。克服种种困难,把爱心洒在非洲大地。受到苏丹国家卫生部表彰,这也是苏丹卫生部首次向援苏医疗队颁发嘉奖令。

虽然赴苏丹前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培训,语言、心理各方面已有准备。但当跨过两万公里、真正踏上苏丹土地、直面考验的那一刻,队员们意识到,“考验才刚刚开始。”

援外队员韩成贤回忆,他接诊一位65岁的患者,长期右腰部疼痛难忍,反复尿路感染,生活质量极差,经诊断为右肾巨大铸型结石。“开展这例手术前,我们做了充分的术前讨论,除了老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外,硬件设施陈旧、配套器械不全、手术室简陋、消毒灭菌不严格,给手术顺利实施造成了重重困难。”他说,因当地条件所限,他们是打着手电筒为该患者顺利进行了手术。

骨科一病区主任韩健教授辗转达马津、阿布欧舍、恩图曼三个医疗点,回顾一年的援医生活,他说:“援苏丹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苏丹人民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意识。另外更着眼长远,帮助苏丹医生提高技术,整体提高苏丹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开展外科手术,麻醉医生至关重要。在第34批援外队员中,只有3名麻醉医生,援外队员张元会是手术麻醉中心的麻醉医生。“只要手术不停,麻醉医生就不能休息,任何时候随叫随到是必须的。”张元会说。一年援外时间,张元会在最忙碌的阿布欧舍医院工作了小半年,整整瘦了30斤。

“缺少医疗设备,却顺利完成高难度手术,是中国医生带给这片土地的奇迹!”该院另一位援苏丹医生,胃肠外科主任张博在阿布欧舍医院为腹部肿大患者切除囊肿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被国家卫健委的健康中国、央视《华人世界》栏目报道。

队员们在当地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一次又一次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正是对“医道无界,大爱无疆”精神的最好诠释。在救死扶伤的同时,队员们还通过培训提高苏丹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给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新闻推荐

咸阳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党员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阳光讯(记者赵小康通讯员马雄文/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10月28日,咸阳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局系统全体党员...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