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意见学刘邦
□郑连根
刘邦道德水平不高,用现在的眼光看,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此外,他的身上还有很多毛病,比如流氓习气,爱辱骂人等等。可是,他有一项非常突出的本领,那就是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在好几次重大的转折点上,他都是因善于听取意见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凭此本领,他每每能在逆境、险境中迎得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的机会。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奉楚怀王熊心之命率军西进,经过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时,因南阳郡守率军驻扎在宛城(当时宛城隶属南阳郡),宛城不易攻克,刘邦便想“引兵过而西”,不攻宛城了,带兵绕过,继续西进。应该说,刘邦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当初,楚怀王与各位将领有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意思是,谁先攻克秦朝的都城咸阳,就封谁做秦王,统治关中地区。刘邦西进攻秦,当然有机会先占领咸阳。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邦自然而然地认为,为了攻占一个小小的宛城而耽误了进入关中的时间,那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他放弃攻占宛城,直接西进。
关键时刻,张良劝谏,他跟刘邦说,您虽然急着攻占关中,可是秦朝的兵力还很强大,他们据险而守,你是不会快速攻下关中的。您现在放弃宛城不攻,待您将来攻打关中时,宛城的敌人再从背后攻击您,您腹背受敌,可就危险了。所以,不能放弃宛城,哪怕耽误点时间也得先攻克了宛城再西进。
听张良这么一说,刘邦立马改变了行军路线,连夜带兵从别的路线返回了宛城。到了第二天黎明的时候,他的大军已经将宛城围了三层。
秦朝的南阳郡守一看这架势,知道宛城肯定是守不住了,“欲自刭”,自杀算了。这时他手下一个叫陈恢的人劝阻说,您别忙着自杀呀,先派我去跟刘邦和谈,和谈不成再自杀不晚,若和谈成功,干嘛自杀?
陈恢见到了刘邦,说:“我听说楚怀王跟诸将有约定,谁先攻入咸阳就封谁在那里做王。现在您停下来攻打宛城。宛城是个大郡的都城,相连的城池有几十座,人民众多,积蓄充足,官民都认为投降肯定要被杀死,所以才决心据城坚守。现在您整天停在这里攻城,士兵伤亡一定很多;如果率军绕道离去,宛城的军队一定会在后面追击,您在西进时会遭到前后夹击。替您着想,我觉得您不如约定条件,接受宛城军民的投降,封赏南阳太守,让他留下来继续守住南阳,您率领宛城的士兵一起西进。那些还没有降服的城邑,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定会争着打开城门迎接您。您就可以通行无阻地西进,不必担心什么了。”
一听陈恢的和谈方案,刘邦脑洞大开,说:“太好了,就照你说的办。”
和谈非常顺利,宛城很快投降。刘邦“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投降之后的宛城官员非但没受到诛杀,反而继续做官,有功的还得到了加封。这就是刘邦西进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宛城模式”。有了“宛城模式”之后,刘邦再“引兵西,无不下者”。秦朝郡县的官员知道投降之后仍可在刘邦的麾下做官,纷纷放弃抵抗,直接投降。比如,到了丹水(今河南省淅川西南),戚鳃、王陵投降了。转回来攻打胡阳(今河南省唐河南)时,遇到了吴芮的别将梅鋗,与他一起,约降了析县(今河南省西峡县)和郦县(今河南省镇平东北)。这样一来,刘邦西进的速度大大加快,后来他之所以能最先进入咸阳,与西进时采用了“宛城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宛城模式的开创,就在于刘邦能听从张良的建议,并接受了陈恢的和谈方案。
对一个团队的领导人来说,能果断而准确地在各有利弊的方案中作出正确选择并不容易。后人读史,处于旁观者的角度,且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所以很容易对古人的得失作出准确的判断。可是古人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当局者,他们作选择时掌握的信息远不及我们全面。因此,我们读史宜对古人抱以充分的同情,而不宜苛责。
对刘邦西进中的“宛城模式”,我们也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当时处在刘邦的位置上,我们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吗?两种方案各有利弊:方案一,攻克宛城再西进,好处显而易见,会大大降低腹背受敌的风险,但缺点是耗费时间,可能影响进攻咸阳的速度;方案二,放弃宛城直接西进,好处是节约了时间成本,直指攻克咸阳的核心战略目标,缺点就是风险极大。在“先入咸阳者为王”的巨大利益诱惑面前,在攻克宛城耗费的时间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到底是愿意把风险降到最低,还是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追求极其诱人的成功目标?很多人恐怕都会选择方案二,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节约时间成本,以抢先向核心战略目标挺进。刘邦最初的选择也是方案二,这说明他的智商并不比我们常人高,他高于常人的地方在于:在他已选择了方案二并付诸行动之后,他还能听从张良的建议,果断将团队的行动计划改回到方案一。这样的决策能力就超出普通决策者很多了。试想,当决策者已然选择了某个方案并付诸实施之际,别人再说这个方案有重大缺欠,需要叫停,有几个决策者肯听从?一些人即便认可别人的建议,为了自己的面子恐怕也要一意孤行,非把自己拍板的方案执行到底不可,正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么一对比,我们便明白,刘邦如此善于听取正确建议,堪称知错就改,非常不容易。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大军攻到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进入咸阳后,“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看到秦朝宫殿里的财宝、美女太多了,“禁不住金钱和女色的诱惑”,就想住在里面不走了,先享受享受再说。
樊哙赶紧劝谏说,您是想拥有天下呢?还是仅仅就想做一个富翁?秦朝皇帝就是因为贪恋这些奢侈华美之物才亡国的,您怎么还贪恋这些呢?您还是赶紧回到霸上(长安市东)的军中吧,不要住在秦宫之中。
可是,刘邦不听,金钱和美女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这时张良又出马了,他说,由于秦朝暴虐无道,所以您才能率军来到这里。您是替天下铲除暴政的人,理应以清廉朴素为本。您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在这里享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呀。况且古人早就说过“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话,所以,希望您还是听从樊哙的建议吧。听了张良的劝谏,刘邦“乃还军霸上”。
刘邦最终能听从樊哙、张良的劝说,在关键时刻抵制住了“金钱和女色的诱惑”,此事对历史的影响不小。项羽阵营里的范增就因为看到刘邦进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便知道他“其志不在小”,有争夺天下的雄心。事实也正如此,刘邦跟常人一样贪财好色,他之所以能暂时压制住享乐的欲望,在于他为了未来的大目标肯放弃眼前的享乐。经过此事之后,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苛法,约束军队不得侵害百姓,努力打造“仁义之师”的形象。这些争取民心的举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刘邦得到了关中百姓的真心拥护,这是他后来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政治资本。若他当初不听樊哙、张良的劝阻,进入咸阳就纵情享乐,那他肯定会失去民心,哪里还有本钱与项羽争夺天下?
新闻推荐
3月16日下午,猪八戒网咸阳渭城区“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区暨猪八戒网渭城线上园区启动仪式在渭城区举行。猪八戒网优秀知识工作者代表、咸阳地区优秀企业、机构代表、大学生创业者代表以及媒体记...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